我的学习研究故事 授幼儿以鱼同时授幼儿以渔 有这样一个故事,给我的感触颇深。朋友的姐姐到加拿大去带孙子,一直都很顺畅,直到孩子上幼儿园,问题出现了:第一天上学的孙子,由于没人喂食坚决不肯吃饭,他的这一行为让当地的老师难以理解,为什么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他就是不愿意做。故事的结尾倒是也蛮圆满:孩子的爸爸先“斩断”宝宝的后援,让奶奶出去玩了两天,然后饿了宝宝两顿,就解决了问题。 很简单的一个小故事,朋友是当着一个笑话讲出来的,别的人都一笑而过,可对于从事幼教工作的我来说却别有一番滋味。是啊,会自己吃饭,我这个幼教战线上的老兵从没觉得这是个问题,更没想到这个问题会出现在我工作中,而且是个大问题。这几年随着双独子女的入园,这不会吃饭、吃饭难、不愿吃饭等已经成了刚入园孩子的大问题。由于父母的忙碌,祖父母的溺爱,导致很多孩子吃饭存在问题:别说是自己吃饭了,就是别人喂饭,还得看自己心情呢,高兴呢就吃两口,不高兴呢,就不张口,有的甚至还要跑着吃、追着吃,这已然成了中国的一大特色了。 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心里都非常着急。总想起我国古代道家学派著作《老子》里的一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意说的是,给需要果腹的人一些鱼,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技能。道理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只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计饥,如果想永久有鱼吃,那就要学习钓鱼的技能。 于是,我把这个方法灵活运用到平日的工作中,具体分为三步:第一步,鱼多余渔阶段:这一时期,是老师动手阶段,孩子入园之后每到中午进餐时,我们都想办法喂他们吃饭,尽量让他们能吃多一口不致挨饿,同时在别的时间以多样化的形式教会他们拿勺子、调动他们的味觉,让他们喜欢吃饭。第二步,鱼和渔的相持阶段:这一时期,尽量让他们把学会的技能投入到实战中,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鼓励和表扬,我们动嘴巴的频率明显多于我们动手的频率,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浅尝成功的喜悦。第三部,是渔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有着熟练的吃饭技能,比较自信;加上一段时间的常规训练,有着良好的进餐习惯,自己吃饭基本不再是问题,这时候需要的就是坚持了。 “既授幼儿以鱼同时授幼儿以渔”的方法,轻松解决了刚入园孩子吃饭难的大问题,让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开了个好头,走稳了第一步。这些年,这样的方法让我尝到了甜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64bc925b8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