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教案[整理版]

时间:2022-04-15 03:1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登幽州台歌》教案

教学目标:



1 感受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2 背诵这首诗。 说明:《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诗作,读经典就要读出经典中的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语文课一项重要的任务。唐朝是悠悠历史中一座奇峰,唐诗是诗歌王国的奇葩。读唐诗,品唐朝之气象,会滋润我们年轻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



《登幽州台歌》是体现陈子昂诗歌主张的代表作。它的出现,标志着齐梁浮艳、织弱诗风的影响已一扫而空,盛唐诗歌创作的新潮即将涌现。韩愈《荐士》诗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指出了他对唐诗的开启作用。读《登幽州台歌》不仅要读出陈子昂的怀才不遇的悲慨,还应该读出盛唐的端倪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 2 难点: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说明:诗歌是情绪的抒发,读诗的重点首先是读出诗人的情绪情感。当然,诗无达诂,教师不要强求统一答案。另外,为了更好的读懂诗歌,也应该注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盛唐气象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但是,从初唐诗歌中读出这点来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是有难度的。教师适当讲解,让学生有初浅的感受也就可以了,不必急于求成。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怀。 范读,或者放录音; 指导齐读。 在听读中感受;



在朗读中沉浸。 带动学生积极的主体体验,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 描述诗人形象 提问:用几句话描述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提示:外貌、动作、语言等。 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与想象。




朗读: 诗歌是形象的,也是个性化的;读诗首先也应该是感性的,想象是读诗不可缺少的环节。



理解诗人的悲慨。 补充注释与背景资料,更好读懂全诗。

(①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治蓟,故城在今北京市西南。幽州台:即蓟丘、燕台。因燕昭王置金于台延天下士,又称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②者:古音“诈”,与“下”押韵。③涕:眼泪。 (背景资料略) 理解诗句的内涵。 背诵。





(作者以北方苍茫广阔的原野为背景,俯仰古今,视通万里,抒发天地之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的情感,感喟岁月无情时不我待。全诗呈现出苍凉悲壮的气氛。 知人论世;





推敲词句; 仔细品味。

初识盛唐气象 借助前人评论,感受诗歌的阔大的境界,雄浑的格调。



(韩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柳宗元:“张说工著述,张九龄善比兴,备者子昂而已”;马端临:“惟诗语高妙,其他文则不脱偶俪卑弱之体”;胡应麟:“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胡城亨:“大泽一呼,为众雄驱先。 解评论。





回忆境界宏大的唐诗。

背诵本诗。 读出文化,读出经典的价值。 思路点拨 1 朗读全诗,感受、沉浸;





2 画出诗人登临幽州台的情景,或者将诗歌改写为一个故事、一篇散文。 3 级交流,互相评议。



4 找朋友:从登高抒怀、怀才不遇、陈子昂的诗作等不同角度为《登幽州台歌》找“朋友”



5 加深体验,强化感受。 练习举隅 1 默写《登幽州台歌》





2 划出朗读时的停顿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怆然而涕下。



3《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是《登幽州台歌》的同时之作,诗中对战国时


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了无限钦羡。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宫亲师事之。燕昭王还接受郭隗建议,筑黄金台以延请天下奇士。未几,招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国势骤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诗前有序,序中写道:“丁酉岁(697,吾北征。出自蓟门,乃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登幽州台歌》主旨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052f34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