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3短文两篇教案

时间:2022-10-25 23:05: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3 短文两篇



1.阅读课文,理解并把握作者的观点。

2.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一、导入新课

读书有径。著名作家刘心武有所谓“狼式读法”,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翻页,颇似“狼吞”“牛式读法”,即不仅细嚼慢咽,而且通过反刍,再加以精磨详研;“猫式读法”,即慎重选择,分清良莠,吸取精华,抛弃糟粕。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文两篇》,看看培根和马南邨教给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思路,把握观点 1《谈读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明确: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的。

第一方面(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方面(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2《谈读书》中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表达了什么?

明确:主要介绍了三种具体的读书方法,即浏览、精读和摘要。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运用了比喻论证。极为生动地说明书经提炼后就容易丧失掉大量的精华,读者能获取的知识、信息、价值就会减少、降低。

3《不求甚解》一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批驳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的观点: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4《不求甚解》一文分析了陶渊明怎样的读书态度?请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能读懂;第二,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要了解大意。

5《不求甚解》一文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又是如何驳或者立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明确:驳论文。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虚心的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目标导学二:通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两篇文章各自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谈读书》(1)运用比喻论证。例如,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运用对比论证。正面说了,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的开头从正面论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

《不求甚解》(1)运用引用论证。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求甚解(2)运用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要理解其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3)运用对比论证。诸葛亮和普列汉诺夫就是正反对比。

目标导学三:对比阅读,品味探究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明确:两篇短文都是议论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谈读书的;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是立论、随笔;一是驳论、杂文。《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归纳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真正目的,以及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的重要作用。论述全面,观点新颖,语言精辟,对我们的读书、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求甚解》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批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从而在读书的方法上给读者一些深层次的启发。

目标导学四:畅所欲言,抒发感悟

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示例:①读书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三、板书设计

正确目的

第二方面(“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谈读书 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 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第一方面(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





1.从读书方法导入文本,起到了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

作用。

2.比较教学,引导学生突破重点,在体验分析中明确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避免了先入为主,机械的传

可取之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709444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