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谱系的转换──中国哲学史研究范例论析论文 本文以胡适、冯友兰及侯外庐的学术成果为范例,分析“中国哲学史”学科形成的缘由以及影响其进展过程的某些重要特征。整个论述说明,正是近代西学的冲击,激起中国学人重估传统价值的热忱,从而使哲学史讨论成为达致这种思想努力的问学途径,同时也导致对传统学术谱系的重新改写。胡适的哲学史编纂,就是他对传统做翻案文章的一种实践,其汉学根底和阅历主义倾向,导致其成果具有显著的史学性格而缺乏哲学意蕴。冯友兰相反,他自觉站在“正统派”的立场上,重视宋明义理之学,且引西方理性主义为同道,其努力具有从观念系统上重建传统价值的意义。而以侯外庐为代表的唯物史观派,政治观点虽与胡适不同,但由于两者共同共享着“五四”反传统,重科学的思想资源,故双方对讨论对象的褒贬没有实质性的区分。不过,侯氏一派将哲学史纳入社会史解释框架中,表达更系统,意识形态功能更强。借鉴学问社会学的'观点,揭示出“中国哲学史”讨论中“内在解释”与“外在解释”两种方法,指出“外在解释”主要导向思想史成果,而对哲学史的建设来说,则应加强“内在解释”的工作。 一、“哲学史”这学问 中国哲学史如今是很堂皇的学术殿堂,但那是在缺乏一百年的时间内构筑起来的工程。在它的奠基者那里,情形可不是这样确定,连是否有其坚实的地基,都是需要勘察的问题。由于传统只有经史子集,或词章、义理、考据及经世的划分,就是没有叫做“哲学”这样的东西。比较与之相邻的史学或哲学就知道,哲学史所处的位置,开 第 1 页 头是有些尴尬的。史学在传统就是显学,现代连续存在史学,自然不是问题;哲学过去即使没有,但可学社会学、人类学,直接从西学中引进。但假如原来就没有哲学,而有人竟要来写哲学史,在另一些人看来,那就有点是无稽之谈了。对于这种“无中生有”、“强为之容”的现象,必需从整个近代中国文化变迁的背景来理解。 胡适、冯友兰在本世纪上半叶出版的有关论著影响最大,可以看作这一学科的奠基之作,看看他们如何为“中国哲学史”正名或许能说明些问题。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的导言中先为哲学下一个定义:“凡讨论人生中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哲学包括的门类有: 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 学问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学问论〕 人生在世应当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 怎样才可使人有学问、能思想、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 社会国家应当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 人生到底有何归宿。〔宗教哲学〕 依此,“若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讨论方法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月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便成了哲学史。”〔1〕他的哲学史目的有三个,即明变、求因和评判。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绪论中开篇即说,哲学本一西洋名词,要了解其意义,不能靠一个定义,而是要知道其一般的内容。希腊人把哲学分成物理学〔Physics〕、伦理学(Ethics)与论理学(Logic)三 第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f1bf88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