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关系从小造ﻫ ——及早描好“人际心灵蓝图” 黄维仁博士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成人婚姻爱情关系中最大的挣扎与最深的爱恨,大多与他们小时原生家庭中的依附型态有关。小时我们与亲人互动 (或所见亲人与亲人间之互动)之种种情绪经验,就像图画般一幅幅地被烙印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这些外在的人际经验,借着心理“内化”(Internalization) 的过程,逐渐在每人心中刻划出他个人独特之“人际心灵蓝图”(Relationship Mapping) 深深地影响到他将来会用何种行为模式来与他人互动。经过长期追踪之后的心理实证研究发现,孩子在十八个月大时所呈现的依附型态,可以预测到他十八岁成年以后人际互动旳依附型态。为什么会如此呢?这与人脑的成长有关。 人脑的用进与废退 每个人脑中大约有1,000亿个脑神经细胞,而每个细胞与细胞间可以有一万条联机(注:一般人只用到10%的脑力,IQ之高低并非决定于细胞的数目,而是取决于细胞间联机之多寡)。然而是什么因素来决定那个细胞要和那群细胞相连?每串细胞间神经网络联机之先后次序又是如何?出生第一年时,幼儿神经细胞间之联机增长极为快速;奇妙的是,就像树木若要长得茂盛则必需经过修剪一样(例如每两或三个枝子中剪掉一枝),上帝也使幼儿在生命第二年时,大脑自动进行修剪的工作,按着用进废退的原则,常用的,联机就愈来愈强,讯息传递的速度也愈来愈快。不用的,细胞间的联机就愈来愈弱,渐渐退化。同样的问题,什么因素使某组细胞间的串连「用进」,而让另一群细胞间的联机「废退」?现代的脑科学发现,这个至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幼儿成长时周围的环境,而幼儿情绪的脑能否健全成长,更取决于他身旁之人际互动。 俗语说“母子连心”,科学家则用尖端核磁共震扫描仪器(FMRI)来研究母子间之互动,发现母子脑与脑间,就像两具以无线电相连的计算机一般能互相影响。母亲脸上的种种神情,能“点亮”婴儿“情绪之脑”中的相应部位,反之亦然。 婴儿焦虑啼哭之时,母亲适切的响应,例如温柔的怀抱,或慈爱的笑容,能在婴儿脑中有规则地建立某些特定的神经网络联机,帮助他疏导冲动的情绪,减少痛苦不安的感受。这套新建立的神经网络联机在母爱中不断被重复、增强之后,能帮助婴儿在将来又陷入焦虑状态中时自我抚慰,较易安定下来。反之,当婴儿不安哭泣,需要抚慰,父母却对他怒吼,把他丢回床上时,可能会造成他脑中神经网络联机之「短路」,使他将来遇见挫折时难以舒导自己的情绪。 笔者曾亲眼看见,一位被幼女哭声激怒的父亲,拿着滚烫呼叫的壶,威胁她不许再哭,幼女年纪极小,虽被吓得脸色铁青,却很识时务地立刻遏止哭声。当时未学心理,不知这类行为对幼小心灵能有多大的破坏性,今日回顾此事,可以想象那小女孩脑中那部小计算机,很可能会因无法负荷这样强烈的情绪刺激而产生“当机”(Shut-down, 计算机“死掉不动”的现象)。许多心理研究显示,从小成长于暴力家庭被虐待,或长期在父母赤焰烽火冲突夹缝中生存的孩子,他们的脑细胞就好象煎炒过的鸡蛋一样,久而久之脑中联机混乱,不但将来难以疏导情绪,容易产生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而且像只惊弓之鸟,因无法分辨什么样的人际情境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而常常觉得草木皆兵,一直处于自我防卫的状态之中,不能松懈下来。 经验显基因隐 现代脑科学发现,小时的人际互动与情绪经验,对一个人脑之成长有重大而持久之影响,难怪诺贝尔奖得主Eric Kendall要说: “经验能改变遗传基因之展现”,换句话说,内在遗传因子固然重要,外在环境与经验对人类行为之发展,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即使一个人先天带着精神分裂的遗传基因,他仍非常可能借着后天环境中充份的社会支持,加上他所学会处理生活压力的技巧,而使这病态基因不得展现,一生不患精神分裂症,由此可见后天人际环境与情绪经验的重要性。 人类心灵深处一个共同的呼喊是: “我值得被爱吗?你可被信任吗?我遇难需要你时,你会拋弃我还是会在旁保护我?”这是依附理论最关切的问题,也是人生中人人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从婴儿一出生,他已经开始从周围的人身上收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这孩子就能发展出“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之心理状态。例如,一个陷入哭泣不安状态中的孩子,若能“经常”地(虽然不是每一次)与“一致”(重复)地得到父母“适切”的抚慰,他就能把鲜明的视觉图像(例如母亲慈祥的笑容),感官经验与情绪感受(例如母亲柔软而温暖的身体;在母怀中觉得安全,被疼爱之感受)一一借着心理内化的过程,渐次在他心中刻绘出安全依附之“人际心灵蓝图”。这“蓝图”(或“样版”)就像是人际关系的DNA,告诉这孩子如何看自己(“我是蒙爱的”,“我是有价值的”),如何看别人(“人是善良的”),如何看世界(“这世界是安全的”),也告诉这孩子要用什么样的关系规则来与人相处(例如:“可以大胆地信任”,“自己有需求时可以放心地要,别人有需求时可以慷慨地给”)。 从小看大ﻫ 如果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就发展出“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焦虑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或“紊乱型”(Disorganized)等等不同之“人际心灵蓝图”。因着这些藉外在人际经验在幼儿脑中定形之神经网络,一个人在三岁时的依附型态,可以预测他十八岁以后与他人互动之关系模式。下一期让我们更详细地探讨,这些依附型态可能会怎样呈现在成人互动与亲密关系之中。 * 黄维仁博士:芝加哥家庭心理诊所专业双语心理治疗。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从事临床心理治疗、督导、训练与教学工作。美国爱家协会(Focus on the Family)国际讲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9e000ac3e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