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马克思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时间:2023-04-19 22:0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正确理解马克思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极端重要,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经济比例关系能否协调,社会再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而且还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因为它直 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影响到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发挥,从而也就会 影响到经济效益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充分体现的问题。马克思在18578《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作了集中的阐述, 其中的一些结论在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看来仍不能说已经过时。

关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看来,生产不仅仅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生产又决定于其他要素。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来说, 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马克思详尽地论述了消费和生产之间的三方面的同一性。

直接的同一性。马克思认为,生产是双重的消费。一种是发展自己能力的主体消费,这种消费同自然的生殖是生命力的一种消费完全一样,一种是客体的消费,即生产资料和原料的消费。这就把与生产同一的消费(消费的生产)跟原来意义上的消费(生产的消费)区别开来,后面这种消费被理解为起消灭作用的与生产相对的对立面。

中介的同一性。生产中介着消费,创造出消费材料(作为消费的外在对象)消费也中介着生产,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作为生产的内在对象)。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比如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而没有成为现实的铁路。其他产品如衣服、房屋等等也一样。所以,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因为如果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介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方之外。

创造的同一性。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常常是以需求和供给、对象和需要、社会创造的需要和自然需要的关系来说明的,马克思肯定了其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生产与消费两者之间每一方都由于自己的实现才创造对方,每一方是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消费不仅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终结行为, 而且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终结行为。

生产从三方面生产着消费。它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创造消费,使消费需要有满足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它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之得以完成。消费对象总是一定的对象,消费方式总是一定的方式,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正如马克思所举的例


, 饥饿总是饥饿, 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来解除的饥饿。因此,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在客体方面,而且在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它为材料提供需要,为对象生产主体,生产消费的动力。譬如艺术对象能够创造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关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消费从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1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例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因此,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消费在把产品消费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是它作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作为活动着的主体的对象。2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如果说,生产在外部提供消费的对象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的目的。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

目前,新一轮的金融危机正在侵袭全球。冷静下来,用一个更大的逻辑框架来看这场危机的本质,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产膨胀型过度消费模式”和“以中国为代表的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次危机在本质上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是对需求方过度消费能力、供给方过剩生产能力的总调整。

如何能使国家度过这一危机,最重要的自然是刺激经济、扩大内需。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定义,一个国家的GDP由四部分构成:消费(C)、企业和个人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在欧美实体经济普遍陷入衰退的今天,指望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无望。政府支出虽然可以立竿见影,但它往往会向某些领域(如可能对环境带来较大伤害的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对经济的刺激不够均衡;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大幅提高的时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容易滋生更多的腐败。因此,我们应该把刺激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到拉动消费和企业及个人投资上。换句话说,消费(C)、企业和个人投资(I)比政府支出G更重要。而在这两者中,消费者敢于消费是投资人敢于投资的信心来源。所有的产品和服务最终都是为了能够直接或间接给消费者带来价值。如果没有消费者消费能力和消费愿望的坚强支撑,在商业理性的驱动下投资人的投资心态和投资行为势必会趋于保守。

所以,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大洋彼岸坏消息层出不穷的今天,帮助中国广大的消费者树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4a84f7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