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世界的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与世界的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 作为关于世界观的,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主要的,不同的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对这一做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上,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出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是在自觉地、主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正是在这双重的关系中,人们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能力。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入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由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既看不到人的反映活动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也看不到反映过程的矛盾性,因而只能把人对世界的反映理解为一种静态的、死板的、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消极影射活动。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相结合,从而指明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这就科学地揭示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一个由浅人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无限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建立,科学地揭示出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认识的客观性,也是认识本性的根本方面。同时,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同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是不可分离的。由实践所决定的人的认识活动,不能像动物反映外界事物那样,仅仅停留在直接感受的水平,而是要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这就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能动的抽象活动和创造性思维。列宁指出:“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在科学的抽象活动中,认识主体的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人的认识的能动本性不仅体现在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为实践改造对象提供观念模型、对客观对象进行超前反映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动,不仅必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还必须基于这种认识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这更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因此,在认识的本质中,反映的、摹写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1)这一阶段的哲学由于离开了人去断言世界,因此很难真正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不具有现实性,人被融化于世界之中,也失去了自主性,最终失落了人,瓦解了人的现实世界。 人类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2)的活动过程,因而“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能通过实践的途径,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3)因此,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以“现实的感性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人一方面面向着客观世界,依赖于它,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另一方面人又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世界,以它的活动改造外部世界,消灭它的规定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的人与世界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统一。 在实践活动中具体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看到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都获得了现实性。就世界而言,在进入人的视野之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界对人说来也是无”(4),只是一种单纯的客观性,对人毫无意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属人的性质之后,世界自身才获得了现实的品格。就人而言,仅仅是自然的属性,还无法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也无法体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物种的尺度生活,因此只能成为生存,人则按两种尺度生活,一个是“任何物种的尺度”,一个是“内在固有的尺度”,(5)所以人是一种世界性的存在,但“动物是和他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了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6)人的本质无法通过自身表现出来,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对象化给对象,才能获得现实性。 在人与世界获得现实性的同时,人与世界也被二重化了。世界就其“本原”的意义上讲,即使在实践活动发生后,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都是自然的存在,仍得遵循自然界的,但同时无论是实践的主体、客体还是中介,都是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有了属人的性质,开始遵循人的活动规律。这并不是实践活动产生了两个实体世界,而只是说这个现实世界具有了两重属性,即自然的性质和属人的性质。人在本原的意义上也是属于物质世界的,作为自在的存在,人与自然界服从同一规律,即“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以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个体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它们与自然界的关系”(7),而人作为自为的存在,又具有超越的本性,他不满足于现有的存在,而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创造他所要求的世界。这样,人的世界就具有了三重述性,一重是自然世界、一重是生活世界、一重是理想世界,而现实的人则存在于生活世界中。“不是处于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过程中的人。”(8) 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己提升为主体,而把世界变为“为我存在”的客体。人不满足于现有的世界,而要以自己的活动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要把自己的要求转化为观念世界,在其中注入主体的知识、情感、意志、想象等目的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理想的世界,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活动把理想世界转化为现实世界。这一方面否定了世界的自在存在,使其二次生成,具有了属人的性质,一方面又否定了人的理想世界,使其成为现实的存在。正是在这种否定的过程中,人与世界重新达到了统一。世界对人来说不仅仅是人生活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一个满足人需要的对象世界,价值世界。 由实践活动去看人与世界的关系可知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不是人,也不是世界,而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以人的实践活动规范人和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主要特点。实践活动生成了现实的生活世界,把人与世界统一在其中。“人的现实世界不是给予的世界,而是经人自己的活动参与创造的世界……在这种活动中,人以物的方式从事活动,换来的则是物以人的方式的存在。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的活动,也创造了人的生活世界和对象世界。”(9)人在自身之外必定有一个“他者”并需要这个“他者”,自然界越来越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世界本来就是互为对象的无数存在着的聚集,人通过使自己的生命力量“对象化”使对象“人化”从而获得“类属性”,从而人与世界共生为一个体现着人的本质的生活世界。而这个生活世界还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人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对象性,人还能够在观念中有“对象性”达到“非对象性”,形成理想世界,在把对象世界改造为符合人要求的生活世界,实现人与世界的不断统一。所以实践活动既是人与世界不断分化的基础,也是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 注释: (1)、(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页、16页、78页、58页、24页、3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3页。 (3)、(4)、(5)、(6)《1844年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0页、131页、51页、50页。 (9)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36-137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c1a9844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