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人假设的出现的必然及评价

时间:2023-04-22 02:23: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社会人假设的出现的必然及评价

摘要:所有现实中的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其对人性的明确或模糊的假设之上的,这是管理学科的快速而积极的发展,它与人性及其假设更为密切相关。理学中研究的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的假设,以及他们基于这些人的假设形成的不同的管理理论。在管理学的整个历史过程中,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说形成了一个从低到高、从片面到整体、从单一到丰富的理论发展过程。本文从社会人假设的角度出发,从管理的角度分析社会人假设出现的必然,分析其出现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其出现的特定历史背景,具有出现的必然性,并对社会人时代的出现进行分析及评价。希望为组织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人假设 管理 必然性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又译为社交人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重要的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的友好相处。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得出了人是社会人的结论。社会人性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人有情感与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具有定性的作用。社会假设认为人际关系在激励人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观点来看,梅奥提出了他的人群关系理论。经济人假设金钱是动机的唯一动机。通过霍桑实验,证明了人是社会人。影响人们生产动机的因素不但包括经济因素而且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管理者不应该只专注于完成生产任务,而更加应该专注于关心和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但士气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和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管理人员不要仅仅注意命令,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层面上,更应注意工人文化之间的关系和职工的归属感的形成。最后,传统的管理侧重于正式团体问题,如组织结构、权力划分、规章制度等。霍桑的实验也指出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着群体成员的行为。在激励的实施中,主张实行集体制度,而不是个人的奖励制度。人们在理解逻辑行为的同时,还需要知道不是符合逻辑的,员工的意见要善于倾听和沟通,不应局限于规划、组织、流程、测试产品,并且应该充当联络人之间的工人在更高的层面,都需要倾听意见和职工的理解工人的想法和感受,向上级报告,反映,组织要想使经济得到发展需要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二)管理的二重性 1.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指的是管理是由许多人的合作劳动产生的,这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的必要条件,具有与生产力和社会生产相联系的属性。这种本性不会随人类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改变,这是一个客观存在[1] 2.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在管理中,作为一种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通过交际活动对他人的管理,作为自我行为的反映,以及他人,从主体中了解自己的自我,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在实践中,由于个人权力和能力的限制无法与强大的竞争性质,可以克服个人的缺陷的形式,用集体的力量面对自然,同时在自然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自身也要进行全面的转型。在二元转化过程中,形成了社会遗传系统和劳动合作模式,并将从前人获得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在生产活动中,人类通过其主要因素和物理因素的有效结合,将商品的自然形态转化为劳动产品,并将其呈现给社会,以反映其社会合作。可以看出,社会属性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管理的科学

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


艺术的有机结合。管理科学是对这一动态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映,而管理艺术则是其主观创造性的反映。两者的统一是知识和技能的统一,概念和经验,原则和灵活性,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管理是一门科学1科学的规律性。管理科学是社会生产长期实践中管理活动规律的总结。承认管理是科学的,是在管理活动的管理活动中不断发现和探索管理活动的规律性,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和良好的管理原则的指导下,在管理活动的管理中,提高管理的效率。(2)严密的程序性。程序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程序首先在管理过程的设计中体现出来,然后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现出来。(3)先进的技术性。管理是一门应用的学科,管理理论只能通过转化为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技能来实现。 二、社会人假设出现的必然性 (一)经济环境

1929年美国经历了美国经济史上人所共知的星期二,在那一天股票市场大跌而且一下子就丧失了140亿美元的股票价值,1929年,就业人数为4800万,而只有150万失业人口,然而失业率随后开始上升,到1933年时达到顶点失业人口数为1283万。营业率下降、失业盛行、收入低落、家庭失散、储蓄用光,最严重的是全国人民的情绪降至最低点。繁荣和指望的乐观主义消失了;“光蛋变成富翁已成为画饼充饥,旧的路标显然失效了。在我们先人身上留下持久印记的也许并不是经济萧条而是心理消沉。从经济泥潭中的恢复是令人痛苦的缓慢的,而从社会和心理的观点来看,则更为缓慢。人们感到无力应付经济上的困境,就转向政府要求救济。

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手段进行缓解,但事实上,对于管理当局来说,事实是政府越来越介入经济生活当中,虽然资本主义保留下来了,所有权和管理仍在私人手中,控制和政策路线却越来越转到统治地位的政党手中。

从经济上说,那是农民、工人、小企业主、失业者、饥饿的人以及所有经济不幸的弃儿的时代。无论如何,经济弊病的主要祸首总被认为是华尔街和大企业。经济政策要自下而上抵消大企业的权力集中[2]。人们认为存在着一种经济贵族,寻求使工业民主化,减少权力分化,并恢复那些在金字塔底层的人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

新教伦理仍占统治地位,但已经逐渐削弱。工业化并没有使人更不信仰宗教,但使他们更容易使自己的生活分别从事宗教和非宗教的职责,大萧条造成了一种灵魂的混乱和新教伦理的一种危机,救济事业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关心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关心的问题,新教的影响力已经逐步减弱。新教伦理和对成就的需要虽然并没有消失,但减少了很多。这是由于人们企图从隶属和与他人和睦相处中去寻找他们的认同感和存在的理由。管理者所关心的主要是人而不是生产。 (三)政治环境

在政治方面,由于更为先进的工艺技术和信息交流、国际市场、基础更广泛而教育更良好的劳动力以及工商业和社会之间更自觉的关系,管理的领域是前所未有的复杂了。正是从这个混乱、带有创伤以及分歧的时代之中,政府活动的加强,特别在工人和管理当局关系方面,管理当局较为自由和放任。 三、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从管理本质的二重性进行分析

从管理的自然属性上来说,社会人时代的出现是必然的,是由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所决定的。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管理思想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之中,于艰难困苦的时期形成的。1929年的大萧条成为一道经济、社会、政治和心理新的变化。经济的不景气使人们对经济的缓慢恢复丧失了信心,由于1929年的大崩溃正如韦伯所说的这场灾难既打击了挥霍浪费的人,又打击了勤俭节约的人;既打击了新手,又打击了巨头;既打击了无责任心的人,又打击了精力充沛的人。在心灵寄托上,大家发现新教的福音已经不能对改变现在贫困潦倒的生活给予什么起色,虽然没放弃,但热情也有所削减,继而人们把希望寄托了给政府,政府在经济方面以及在设计建立社会的最低救济水平防止社会弊病方面发挥了作用,如失业问题。但是政府的大力投入市场造成了企业的不满,企业主认为政府已经从不见的手转向了热情的手,为了减少政府这只热情的手的更多的加入,企业主开始更加关心团体成员关系和团体成员情绪而较少关心于成就。人们由别人对他们怎样想、而不是他们怎样想自已来加以评价。从管理的自然属性上来说,社会人时代的出现使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是必然发生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不同而有所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2]

从管理的社会属性上看,社会人假设的出现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的束缚,它被约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虽然社会人时代的出现是必然的,但是也是受到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所影响的,正是在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背景下才导致了社会人时代的出现,社会人时代的出现是必然的,是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但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更推动了它的出现。

(二)从管理的科学性进行分析

从管理的科学性进行分析,也就是从管理的客观性进行分析,管理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的规律性;严密的程序性;先进的技术性,从客观性上进行分析,社会人时代的出现是必然的,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经济背景所推动的,是一种规律性的,是必然产生的。

四、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 (一)社会人假设的优点

在社会人的假设下,管理者的行为应该随着员工和组织的心理变化而改变。管理者可以不再眼中只是任务,应该更加注重员工的社会互动,管理的重点不再是指挥和控制员工,而是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身份,关注员工的心理感觉幸福管理活动,不再局限于正式组织应该意识到工作组织和社会团体,甚至采取激励措施不仅要关注个人动机而且更要注重群体动机,管理者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一个指挥家和一个控制者,而是一个心理医生的关怀和同情者。在社会人的假设下,管理策略不是集中于正式组织的运作方面,而是侧重于对员工的关心和移情的理解,而不是强调控制,而是强调支持。该组织的权威仍然存在,但当局必须更多地考虑员工的可接受性和领导者的魅力。 (二)社会人假设的不足

社会人假设存在明显的不足,在一定的意义上它比经济人所涵盖的行为动机还要少,很多管理学家及管理教材都会认为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学说,但在事实上,与其说这两个是对立的学说不如说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学说,经济人假设所解释不了的企业中人的动机,正是社会人假设所解释的范围,而且社会人假设中不能解释的关于经济上驱动的问题正是经济人假设所研究的范畴。但是,在一个组织中,经济人假设是始终与组织密切相联系的,无论如何变化都与组织密切相联系,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但是社会人假设,更注重的是组织中人的情感和职工的满意度,更多的忽视了组织与职工的关系,注重的是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忽略了组织与人的关系[3]。有学者曾经指出一个人际关系和情感上高度满意的员工,不见得就是有效率的员工。梅奥认为工业化的出现导致了工作没有意义,但沙因指出,社会人假设的出现也并没有使工作有意义。社会人假设只是片面的注重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从组织和工作本身出发,社会人假设还存在很多不足。 参考文献

[l]徐艳兰.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6-8.

[2]丹尼尔 A .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24-446. [3]朱晓杰.人性假设与管理[J].管理探讨.201121:119.

作者简介:潘楠,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管理哲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哲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b91efbf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