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说课,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中的一首歌曲《爱的奉献》的课堂设计及其分析。 我把本次说课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分别为: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教法说明.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理念和教学反思 一、 分析教材 《爱的奉献》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A、B并列二部曲式结构的歌曲。A段深情,颂扬爱心,B段带有呼唤式的音调,具有号召力。整首歌曲深情感人,像诉说般流畅。 二.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 如: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所以应该在情感方面引导他们的性情,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才能、树立他们的志向、鼓励他们的斗志。 三.教法说明: 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和学习压力下,加之社会中不免会有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外界因素,如:网络中的不健康网站,一些独生子女父母娇生惯养等慢慢侵蚀着原本善良的心,在音乐课上如能让学生体会各种爱,如母爱、父爱、关爱、以及学习一些传扬的奉献的事迹,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以德育教育学生,拥有一颗真、善、美、乐于助人的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德育人,以情感人对于现如今的学生要比“棍棒教育”“填鸭教育”要来的快,来的巧。最后让学生真正理解“爱”会使自己和他人乃至整个世界为之改变,从而更加激励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有更美好的未来而学习,是为了父母和关爱他的人而学习,为了改变社会而学习。本次课中分为三大版块。一、感动:爱的奉献。二、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三、感恩:爱的奉献。分别围绕歌曲《你走了吗》(写给闫阿红的歌)《爱的奉献》、舞蹈《千手观音》。《歌曲感恩的心》为教授内容,突出“爱心奉献”的主题,通过听,唱,讲,练,做手语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关心,爱护身边的人和残障人士,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知识素养。 四.学法指导 《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现代教育研究也表明: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可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审美感受,是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基础。因此,我将常用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法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会感恩。 五.课堂教学过程 (一)、感动:爱的奉献。 (1)导入 (2)、师给学生讲苏明娟和闫阿红的故事。 (3)、她的朋友为了纪念她,为她写了一首歌,刚才我们听到的听歌曲《你走了吗?》就是她朋友写的。介绍“爱”的种类 (4)、学生谈谈爱心故事及感受。 (5)、教师总结。 (二)、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1)、歌曲分析 (2)、解决难点 师带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唱谱、读词、跟琴唱。 a. 学唱时 第一遍,让学生跟随音乐唱谱,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演唱歌曲。教师指导演唱 中易出错的地方,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b.第二遍,学生跟随音乐小声哼唱,同时体会歌曲的情绪及力度。 朗诵歌词。教师可采用边打节奏边朗诵的形式来降低学生的演唱难度。 (3)、学习手语 A,师:通过以上的练习,学生熟悉了歌曲,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手语。 B、巩固;教师教学生做手语,纠正错误的地方。 C、找学生表演手 (三)、感恩:爱的奉献。 (1)、看几张残疾人图片 (2)、现在我邀请几个同学来和我一起游戏,结束后在谈谈你的感受。 (3)、介绍残疾人艺术团和《千手观音》的领舞邰丽华 (4)、再现《千手观音》的精彩片段。 (5)、欣赏《感恩的心》 (6)、教师总结 六.理论依据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发明创造的源泉。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在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中课程标准又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具体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之重要。 七.教学反思 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教师成长”。反思本课教学,本人在这节课中采取了体验式教育,对学生的评价采纳了综合评价方式,也就是说教学效果不再是看学生这首歌唱熟到什么程度,而是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等。让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参与,对感受爱的奉献。真正做到了在乐中陶情、情中激趣、趣中学乐、乐中审美、美中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c1598f8f705cc17552709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