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时间:2022-12-08 17:15: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佛学渊源辨

---节选章节(作者 朱良志)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命题,它是由水墨画的创始人之一、唐代画家张璪(约735785(注:张璪,一作张藻,其生平事迹不详,其生卒年的考订,参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7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纲领。

一般认为,张璪这一绘画纲领直接取自于道家。(注:这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如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断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来自于庄学。)张璪的确受到道哲学影响,但考张璪之思想旨趣以及相关史实,可以肯定地说,张氏此八字诀反映的思想精髓应是佛学(主要是禅宗),而不是道家哲学

当然判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个纲领的佛学渊源问题,还要从其自身的剖析做起。这里谈四个方面的理论因缘。 一、心源为本

张璪与佛门的密切关系在他“心源”一语得到明晰的体现。“心源”是个佛学术语。此语在先秦道家、儒家著作中不见,它最初见于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注:《大正藏》第17册。此经译者有争议,其译入中土不会晚于晋,此书已见《出三藏记集》著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我王心镜净,洞见于心源。”又,卷15“涤除妄垢显心源,故我归依无等者。(注:唐实叉难陀(652710)译,八十华严本,《大正藏》第10册。《菩提心论》云:“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注:唐不空(705774)译,《大正藏》第32册。)华严宗宗师澄观(737838)的解说最是详细,他在《答皇太子问心要书》中说:“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注:《全唐文》卷919

佛门称“心源”主要明二义:一是本源义,心为万法的根源,所以叫做“心源”,此心为真心,无念无住,非有非无,而一切有念心、是非心、分别心都是妄心,所以心源是与妄念妄心相对的,佛教所谓“三界唯识,万法唯心。了悟心源,即是净土”。此明其本。一是根性义,心源之“源”,是万法的“本有”或者说是“始有”,世界的一切都从这“源”中流出,世界都是这“源”之“流”,因此,它是通过人心的妙悟所“见”之“性”,是世界的真实展露,此明其性。此二义又是相连一体的。在心源中悟,惟有心源之悟方是真悟,惟有真悟才能切入真实世界,才能摆脱妄念,还归于本,在本源上“见性”,在本源上和世界相即相融。

心源为悟的思想在禅宗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心源就是禅宗当下即成的“本心”或“本来面目”。禅宗强调,悟由性起,也就是由心源而起,心源就是悟性。慧可(487593)曰:“若了心源清净,一切愿足,一切行满,一切皆辨,不受后有。(注:《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册。)道信(580651)说:“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南阳慧忠(?~775)认为,第一义之悟必是心源之悟:“禅宗学者,应遵佛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不了义者,互不相许。(注:上引道信和慧忠语均见《五灯会元》卷2)因此,在禅宗中,悟即证得心源;悟必以心源来悟。无悟即无心源,无心源即无悟。以心源去悟,就是第一义之悟。

在唐代,受到佛学尤其是禅宗的影响,佛门之外谈“心源”者甚多。宋之问《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全唐诗》51他从慧能禅师那里得到了使心源澄静的良方。权德舆(759828作有多诗,谈对禅家心源


说的理解,如《李韶州著书常论释氏之理贵州有能公遗迹诗以问之》“常日区中暇,时闻象外言。曹溪有宗旨,一为勘心源。(注:《全唐诗》卷332)正是曹溪一滴水,使我澄心源。刘禹锡772842也在禅宗的影响下提出:“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注:《董氏武陵集记》《全唐文》卷605

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体现了禅宗的心源为本的思想。这个“心源”就是他最本根的“受”,使傲慢的毕宏臣服而“阁笔”的主要原因,就是这“心源”。可能毕宏以画树石之能擅名当代,但不如张璪的画是从“心源”中流出,这个心源就是“性”,所以,他能得物象之“真”。一是气貌神色上的生动,一是心与物合的性真。二者相比,后者更深沉、内在,也最根本。张璪这里不说出自于“心”,而说出自于“心源”,正是确立了“性”的本体,从传统画学的以心为主发展到心性为主,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二、妙悟玄道

据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记载:“秋九月,深源陈燕宇下,华轩沉沉,鐏俎静嘉。庭篁霁景,疏爽可爱。公天纵之思,有所诣。暴请霜素,愿噩璪奇踪,主人奋裾呜呼相和。是时坐客声闻士凡二十四人。在其左右,皆岑立注视而观之。员外居中,箕坐鼓气,神机始发。其骇人也,若流电激空,惊飙戾天。摧挫斡掣,huī 霍瞥列。毫飞墨喷,捽掌如裂。离合惝恍,忽生怪状。及其终也,则松鳞皴,石叠岩,水湛湛,云窈渺。投笔而起,为主四顾,若雷雨之澄霁,见万物之情性。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当其有事,已知夫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若忖短长于隘度,算妍媸于陋目;凝觚舔墨,依违良久,乃绘物之赘疣也,宁置于齿牙间哉!……则知夫道精艺极,当得之于玄悟,不得之于糟粕。(注:《观张员外画松石序》见《全唐文》卷690)而朱景玄《唐朝名画记》也记载了一段张璪作画的过程,说他“尝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气傲烟霞,势凌风雨”

张璪这样的作画方式,并非出自一种表演性的欲望。他抛弃了寻常作画的秩序,荡去一切机巧,追求性体的表达,他要在这一过程中追求性灵的彻底自由。所以符载在记录这段过程后,说他“得之于玄悟,不得之于糟粕”“玄悟”二字是理解张璪画学思想另一个关键词。“玄悟”就是妙悟,妙悟是解读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重要入口处。 三、造化心源不二

清戴醇士说:“画以造化为师,何谓造化,吾心即造化耳。吾心之外皆习气也。故曰恨古人不似我。(注:题《密林陡嶂》《习苦斋画絮》卷4)我以为,这是一个深刻的界定。所谓造化,不离心源,不在心源;所谓心源,不离造化,不在造化。造化即心源,心源即造化。脱心源而谈造化,造化只是纯然外在之色相;以心源融造化,造化则是心源之实相。即造化,即心源,即实相。而这正表现了张璪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颇得禅宗“见性”学说和天台“实相”学说之要义。 四、心源即生知

郭若虚认为,六法之中,气韵为要,气韵非得之于娴熟的技巧,而发之于心源,得之于由心源所发的妙悟,而妙悟就是心印。郭若虚建立了一个以心源妙悟为核心的绘画理论体系。郭若虚这里所讨论的问题中最具创造性的,是将心源和生知联系起来。郭若虚等提倡妙悟来源于生知,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首先,强调生知意在强调妙悟由人的根性发出,这是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另一种表述。郭若虚说:“如其气韵,必在生知。”他以如此肯定的语气,强调气韵只能来自于“生知”。我理解,并不是说绘画中的气韵在先天就已经决定好了,而排除后天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里论述的重点是能力,并非具体的实践。郭若虚显然更重视心源的问题,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这心源就是人的根性,人心灵深层的智慧。但如何将这一本然的知性或者觉慧的能力引发出来,则要靠悟。因为即使你有“生知”之性,但若无觉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752c3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