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渡汉江》阅读 这种心理正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 详细的诗文译文和注释就让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解】 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译文】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遇人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赏析】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 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 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 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鉴赏】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 此诗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这首诗的前两句追叙诗人贬居岭南的情况。 诗人被贬斥到蛮荒之地,本来就很悲惨,更何况和家人又音讯隔绝,彼此不知生死。 在这样的情形下,诗人熬过漫长的岁月,历经寒冬,迎来新春,心情更加凄苦。 在本诗中,诗人未平行列出空间的阻隔,音信的断绝,时间的悠远这三层意思,而是逐层递进、逐步展现,这就增强和深化了游子贬居蛮荒时的愁苦、烦闷,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绝、复两字,看似未着力,实则是诗人在痛苦尝尽之后的辛酸语。 仔细体味就会发现,绝的何止是家乡的音讯、复的又何止是时间的冬春?诗人所有美好的希望、所有华年的回忆、所有情感的皈依,似乎都断了。 诗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反复复咀嚼的只是无尽的孤独与凄凉,却可见诗人的用心。 岭外是从空间着眼,写出离家之远;经冬复立春是从时间着眼,写出离家之久。 还有更令人不安的是音书断。 通过这三层意蕴,加深了诗人在岭南时的苦闷与不安,也加深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诗人居于贬所之时那种与尘世隔离的孤独,丧失所有精神安慰的困苦,还有度日如年的煎熬,皆清晰可感。 乍读起来,这两句平平叙起,似乎无惊人之处,却在无形中为下两句出色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后两句着重言情,抒写矛盾的心情,细腻生动,真切感人。 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踏上归途,当然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欢悦会随着家乡的临近而越来越强烈。 诗人偏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似乎有点不合情理。 在一般情况下,越接近家乡心情越急切,常常恨不得三步并作两步走,一步跨进家门。 路上遇到熟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打听家里近况。 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情合理。 因为诗人贬居岭外,与家人音书断,一方面自然是日日夜夜想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时刻刻为家人的命运担忧,怕他们被自己连累或因别的原因惨遭不幸。 音书断"的时间越久远,这种想念与担忧也越朝极端发展,形成了诗人既盼望音信,又怕音信到来的复杂而矛盾的心理状态。 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在诗人从贬所逃往家乡的路上,尤其是过了汉江,靠近家乡后,有了更加戏剧性的发展原来的担忧、焦虑与模糊不清的不好预感,这时好像立刻便会被途中遇见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为残酷的事实,那么诗人长期盼望和家人团圆的愿望就会立刻破灭。 所以,情更切变为情更怯,急欲问变为不敢问。 在岭外音书断的特殊情形下,这是诗人心理矛盾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通过情更怯和不敢问,读者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当时竭力压制的迫切愿望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f2ef6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