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风波》看苏轼 摘要:谈到苏轼,黄州、乌台诗案是绕不开的话题。从春风得意的青年才俊到滴居落寞的戴罪犯官,苏轼如何完成他的精神突围呢?我们可以从《定风波》中感受他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苏轼健全人格 教育 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我国文学史上诞生了一位独具人格魅力的大文豪——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堪称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有《东坡文集》、《东坡东府》等。苏轼二十一岁时随父亲苏洵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二十六岁踏上仕途。三十岁时,因苏洵病故,回乡守丧。三十四岁再到汴京,判官告院。此时,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之时,苏轼在变法思想上与王安石存在分歧,他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神宗,反对王安石变法。元丰二年,苏轼因“托事以讽”写了一些与王安石变法有关的诗文,被人弹劾为“包藏祸心”,于是在湖州任上被捕,入御史台狱。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定风波》这首词就是他谪居黄州时所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春天,他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带雨具,同行人都怨声哀叹,惟有苏轼从容不迫,泰然视之。事后,他便写了这首词来记述这次经历。 上阕,诗人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雨行吟图。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就有风雨挫折不足萦怀之意;而“何妨”二字又现豁达,即是艰难困苦其奈我何之态。“吟啸”、“徐行”并连,一描情态,一画形态。仅此二句,便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于雨声与啸声、暴风骤雨与徐徐而行的对比中,烘托出“坡仙”履险如履空灵之境、傲然漠视优患的生动形象。下句一“轻”字。又现出诗人淡泊功名、轻视富贵、随遇而安、悠闲自适的情怀:竹杖芒鞋行于泥泞之途,拖泥带水,比起官员商贾骑马的便捷,何轻之有?但深思一下,相对他们为名奔、为利忙的劳心苦形,自己不是“无官一身轻”、无财不累人吗?诗人扁舟草履,纵情山水:“村舍外,古道旁,杖黎徐步转斜阳。”“莫嫌苹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是何等得轻松痛快!“自庇一身青薯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又是何等得逍遥自在! 词的下阕接着写道:料峭春风吹醒了诗人的徽微醉意,也吹醒了他这番悄恍迷离的梦境和怡然自乐之兴。进人现实之中,他觉得微微发冷,可仰头却看到山头一脉斜阳温暖迎照。这山,这斜阳,不是历来文人们惯用于表达惆怅落寞之感的、让人时时感到自身渺小无力的、伤感的“青山”和“斜阳”了;在这里它们转化为一个被征服者的形象,又一次显示出作者人格的魅力。于是,诗人自豪地回头看看刚才还是风雨萧瑟的地方,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心中感到恬然自适:“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fc710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