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中的“六适”探讨 邹支龙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211800) 摘要:课堂提问是常用而又重要的教学方法,提问有法,贵在善用。分析了课堂提问中应注意的“六适”:适当、适合、适宜、适度、适时、适用,它们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要求,探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方法;基本要求;效率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提问常有,活用难得。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需要注意“六适”:适当、适合、适宜、适度、适时和适用。 1 “六适”分析 1.1 适当的方式 课堂提问的方式有铺垫式、连环式、递进式、对比式、发散式、自疑式、归纳式等。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用铺垫的方式,先问一些相关的、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为解决难题做好铺垫;对于几个有联系的问题,可以用连环的方式进行设问,一环套一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链;对于数种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运用对比的方式设问,明辨异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概念,例如: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分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1)什么是同源染色体?(2)在两种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有何区别?DNA的变化有何区别?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相互讨论,比较辨析,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用发散式设问,可以拓展知识的外延,开拓学生的思路,有益于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的提高;自疑式提问是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完一部分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你有哪些收获,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归纳式设问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此外,“适当”的提问应该实事求是,不夸大,也不缩小,“问”题不偏、不怪。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掌握好分寸,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1.2 适合的对象 “适合”的提问不仅要符合学科教学要求,而且要适合不同的提问对象,具有针对性,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提出相应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忌无病呻吟、无的放矢[1]。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情况。同时,“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梯度或层次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样既有利于问题的深化,又能兼顾学业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层次性中体现广泛性[2]。一般来说,“是什么”问题、“为什么”问题和“怎么做”问题在层次上有明显区别。例如:(1)细胞中一般含有哪些无机盐?(2)医生为什么要给患急性肠炎的病人注入生理盐水?(3)如何用实验证明加碘食盐中含有碘?试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这是三个层次不同的问题,层次不同,难度不同,适合的对象也不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问”题。 1.3 适宜的情境 “问”题的提出需要有“适宜”的情境,“问”题的情境有自然情境和人工情境,有突发情境和设计情境。人工情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一般不同;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情境,当然,效果一般不同,音频情境不同于视频情境,也不同于实验演示情境。例如:学习“酶的特性”时,具体的实验操作情境优于单一的教师讲解的音频情境。在1 备课时,教师要为创设“问”题情境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要能够利用课堂随机情境,因情制宜,因势利导,提出和解决有关的问题[3]。 1.4 适度的难度 “适度”的提问要求“问”题的难度要适度,不能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要过于简单;“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应该根据课堂的时间限度确定“问”题的数量,在有限的时间内,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设计“问”题的难度时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易到难,逐步深入。例如:一对夫妻,男性为色盲患者,女性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既色盲又患白化病的女儿,则这对夫妻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多大?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是( );第二种方法是( );第三种方法是( )。这是考察学生多向思维的“问”题,问题难度呈现梯度上升。此类“问”题的设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掌握好“度”的大小和梯度变化等级数。 1.5 适时的时机 在战争中有战机,如果没有把握好,稍纵即逝。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提问的时机,时机成熟而不能适时利用,就会贻误教学。提问的时机,与情境的创设是否到位有密切关系。课堂提问的良好时机一般是在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认知矛盾激化之时,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欲罢不能,正如《论语·述而》所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适当地引导,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注意力没有高度集中、“问”题情境没有创设好,这些都不是提问的最佳时机[4]。 1.6 适用的事例 课堂“问”题设计重在具有适用性,不仅要适用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同时要注意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相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联系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提出相关问题,可以活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记忆的效果[5]。例如:(1)学习蚯蚓的呼吸方式时,可以提问:为什么下雨后,很多蚯蚓会爬出洞穴? (2)学习“细胞中的无机盐”时,可以提问:为什么在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要喝盐汽水? (3)不良商家出售劣质奶粉(蛋白质含量少,用淀粉代替蛋白质),导致婴儿食用后,头部变大,变成大头娃娃(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你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头部变大的原因吗? 知识需要积累,更需要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课堂提问需要认真遵守这一原则。 2 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教学的导向标,“问”题的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问”题的提出方式和时机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技巧,问题的妥善解决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课堂提问教学中的“六适”,它们是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基本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 何维标. 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03) [2] 陈勇. 优化高中生物的课堂效率有效方法分析 [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 [3] 胡风香.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J].课程教育研究. 2017(36) [4] 李高梅. 谈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机的把握 [J].生物学教学. 2006(07) [5] 甘培荣. 生物课堂教学培养核心素养初探 [J].广西教育. 2017(30)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6a99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