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读书报告 《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读书报告美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戴安娜·克兰所著的《文 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一书,书中涉及到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媒体、文化产业特点。克兰结合生产和消费这类文化形式的语境,全面梳理了流行文化和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大量文献,以及传播学、文学批评、电影研究、美国文明、经济学和艺术批评等学科有关媒体文化以及艺术的社会组织与阐释的原始材料,考察了二战以来文化生产性质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和事例描述和分析了在文化研究内部构架“文化生产”观点的中心问题。同时,作者也追溯了社会划分类型影响文化消费的日益复杂的方式,概述了阐释媒体文化中主要的“意义”阐释理论,并回答了“媒体是怎样塑造和构架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这些产品的广义语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相比之下,都市环境是如何扶植或约束都市艺术文化的?”等问题。虽然距离该书的出版已经过去了20年的时间,20年来世界的媒介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社会化媒体出现并大行其道,正在促使美国、欧洲、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生产形式、逻辑和利益格局发生剧烈的变化。但仍需指出的是,《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这本书就二战以来文化生产性质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把看起来光怪陆离的媒体和都市艺术还原成一个比较实际的文化生产过程,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我们所接触到的文化是如何形构并呈现自身的。书作者戴安娜·克兰就社会划分类型、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文化消费的日趋复杂化等命题而作出的判断,站在20年后的今天来看仍然是得以成立的,并将继续指导读者、研究者开展文化和艺术社会学分析。 阅读完整本著作,对于书中提到的几个观点印象特别深刻,也有几点体会,通过读书报告的形式写下来。 一、书中这样写道:布尔迪厄认为“文化知识”和“文化资本”是强化和提高社会阶级地位的一种手段。对于这一观点我十分赞同。平时的课余时间我喜欢涉猎一些历史方面的知识,不难发现,无论是古今中外文化对于广大的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都是奢侈品,只有那些处在社会顶层的统治阶级才有资格拥有文化知识和文化资本。不论是修建出世界奇迹金字塔的古埃及,还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源远流长的苏美尔,亦或是奇才爱伦笔下辉煌的希腊,恢宏的罗马,还是古老神秘的东方文明,在漫长的文明历程当中,接受文化教育一直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而布尔迪的观点在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的发明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个伟大的发明就是科举制。科举制度下,选拔官吏有了文化作为依据,从而能够选拔素质较高的人才。比如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俊士、进士”等五十多种。各科考试的内容、方式和录取标准都不相同,如秀才科试方略策五道,及第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明经科先帖文,后口试,经文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及第亦四等。这项制度的推行,使得那些拥有足够文化知识和文化资本的人有了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进入统治阶层的一个手段。 二、文化全球性带来的文化霸权必须引起重视。该书主要在第八章探讨了文化全球化的问题,其中有一些关于文化霸权主义的论述,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 危言耸听,但是其实是句句箴言。文化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势,因为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更加容易,文化之间的交流因而产生,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需要人们认同自己的文化,就像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一样,当人们认可了美国的快餐文化后,人们才会接受美国的快餐品,所以有些老年人不喜欢美国的快餐品,而更喜欢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为经济打头阵,经济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文化全球化是经济扩张的必然,只有认同一种文化,才会消费这种文化下面的产品,才会为这个文化下的人创造利润。每个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都会不遗余力的推广自身文化,文化在全球领域的传播也是大势所趋了,谁若是在文化全球化中占据先机优势,谁就能掌握未来商业战争的主动权。现在,甚至可以说,美国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dad52f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