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概说王大绩

时间:2022-10-06 05:16: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代诗歌阅读概说



读一首古代诗歌,读什么?读感情。同学们知道一句话:“诗言志。”诗歌是为了表达感情的。在文学作品里,诗歌和小说的属性大体是相对而存在的: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客观世界;诗歌,表达个人感情,主观世界。古代优秀诗歌的感情,大多不是直接抒发,而是经由形象表达的。毛泽东主席评价唐人诗歌水平高于宋人水平,说过一句很明白的话:“诗歌贵在形象思维。”孤立的一个形象,很难说表达什么感情,若干形象整合起来,就有了比较明确的感情寄托,这就是情境,或者说“境界”。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意思是,古代诗歌里,一切形象的塑造,都是为了表达感情的;同时,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经由形象表达的。王国维先生创立的“境界说”,就是强调景与情的统一,形象与感情的真实及自然,即“真景物”“真性情”,首要是一“真”字。这些道理,不但要懂得,而且要成为我们阅读古代诗歌的自觉意识,在每一首古代诗歌的阅读中体现出来。

要确切把握诗歌中的形象、感情,以及其间的纽带“情境”首先要读懂诗歌;或者说,把握住这几个梯次层进的要点,才能读懂诗歌,才算读懂诗歌。怎么读懂诗歌?用谢冕先生的话说,要“泡”。古代诗歌高度凝练,意象错落,情感丰富——像茶叶一样,不泡是无法品的。要关注诗歌的题目、诗序、注释、作者和标点;确切把握诗歌中的重要形象,整合诗歌意象;遇到不甚明了的意象,要根据相关意象推断;同时调动联想和想象,在思维里还原诗歌的情境;把含蓄跳跃的诗句“泡”开,变成一篇散文。

例如2011年全国“课标”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目,给出一首唐人七律,附有四则注释。

春日秦国怀古 唐·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释]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诗题表明写诗的时间、地点和行为。“欲销魂”三字,直抒胸臆,它可以帮助我们笼统明了诗人的感情,更真切的感情还需要整合形象具体理解。“苍山晚”“绿树昏”都是以古喻今,一语三关:秦王朝当年的“晚昏”唐王朝当下的“晚昏”诗人个人际遇的“晚昏”

把诗歌“泡”开:望着无际的荒原内心极度哀愁,旋绕曲折的泾水傍靠着远处荒村。牛马无人放牧,随意啃啮残存的春草,高原上田地残破,几座古碑很是显眼。晚云和积雪,山色苍茫一派暮色,荒烟伴残阳,绿树笼罩一片昏暗。旅途漫漫黄沙,走过了好几里路,忧思秦王朝的衰亡,不忍心再回头看那片荒原。

诗歌读懂“泡”开了,回答题目就简单了。要点是:

①题目必从“文字”“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

②回答问题要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而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

③备考中,不要盲目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要确切,回答要尽量做到流畅、完美; ④考试中,从“文字”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 有两点需要简单解释一下。

一、这里说的“文字”,就是诗歌中的“一词一句”。顾随先生阐发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提出“高致说”。所谓“高致”,就是用好的文字,表达真的感情。我们说的“显性题目”,三个层面都设问,都需要回答;“隐性题目”,就某一个或两个层面提问,需要依次由三个层面思考,只是没有问到的,隐在头脑里,不用全答到试卷上。

例如2011年全国“课标”卷第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题目问“感情”,但要求“简要分析”。怎么分析?由“文字”出发,把握“形象、意境”,体会“感情”。这是一道“显性题目”。例如第9题“你认为这首诗歌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题目问“感情”“形象”,没有问“文字”,是一道“隐性题目”,实际“文字”是不可回避的,在第8题中已涉及,只是这里无须答到试卷上而已。




又例如2011年全国卷给了宋代周邦彦的一首词。12题第⑴小题:“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题中所说“首句”就是“文字”以此为出发点,题目要求说明“线索”,什么“线索”?“形象”的关联,“感情”的关联。这是一道“显性题目”例如第⑵小题“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心情”即“感情”。题目要求“简要分析”,怎么分析?从“文字”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这也是一道“显性题目”。

二、关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只是阅卷评分的一种“参考”。有些“参考答案”并不正确,很多有严重缺陷。同学们不应以“参考答案”为备考的终极目标。对“参考答案”的盲从,不但无助于形成、强化自觉意识,反而会干扰、模糊自觉意识。“参考答案”作为阅卷评分的参考,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可以理解,可以接受,可以修正,也可能推翻;但不能照搬到备考中来。备考中回答要力求准确、规范、严谨、精彩,尽善尽美。道理很简单, 67日的高考考场上,同学们手里并没有“参考答案”。备考没有时间压力,我们完全可以答得更好;考场上时间紧张,有些损耗,我们也能够最大可能地接近或者超越参考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281b80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