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于漪诗歌教学智慧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评于漪诗歌教学智慧_比较、鉴赏、运用 诗歌源远流长,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起,到唐代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顶峰。这些优秀的诗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汉语言的丰富优美和博大精深。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有重要作用。同时诗歌语言注重练字炼句,对于学生语言的锤炼,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的阻隔,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古代诗歌作品的阅读,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诗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含蓄、双关、象征等一系列修辞体系和表意体系。这些艺术的话语,对于文学可能是一种更生动的表达,然而有时却遮蔽了作者的本意。如何拨开遮蔽的迷雾,抵达作者的本意,解读诗歌,成为困惑众多中学教师的难题。 为了走出诗歌教学困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诗歌教学注入活水,中学语文老师都在进行艰苦的探索。最终,于漪老师脱颖而出。可以说,于漪老师是在用爱、用心、用情解读诗歌。她的诗一样的语言,水一样的柔情,给诗歌教学带来了生机活力。她的天赋,才智,聪慧,让诗歌教学晳晳生辉。 一、 入情入境,情真意切 于漪老师以语言优美著称。她对诗歌教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跨越历史障碍进入诗歌情境,体验诗歌情趣,比较鉴赏,学以致用。让诗鲜明的形象,深刻的思想比较、鉴赏、运用,在学生的心中渐渐鲜活。 (一)入诗始于景 古代的诗歌,是古代诗人的内在经验与外部景物的结合,正如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所著的《文心》:“经验有两种,一种是外部的经验,一种是内部的经验。外部经验是景物的外部状况,内部经验是作文说话人对于事物的感想。外部的经验大家都差不多,是容易理解的,而内部的经验却各不相同”。[1]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承载着古诗人内部体验的诗歌,理解起来确有困难。 曾有老师如此讲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毕业论文格式。说是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路上的行人的脚印也都不见了。一条小船上有一位戴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诗歌的意思学生是懂了,可是诗歌的意境全无。学生断然不会体会到旷远、荒凉、静寂的境界,也更不会感受作者的孤傲与清高。这样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失败的。而于漪老师,则重视创设情景,她用生动形象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把学生引入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情景中,成为诗中人,抒发诗中情。如于漪老师在讲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两句时,先引导学生想象乌云满天,大雨如注的情形。对于这种经验,大部分学生是有的。但由于平时观察的疏漏,对“乱”字可能体验不深刻。这时于漪老师就抓住这一个“乱”字,让学生体会暴雨的嘈杂拥挤无秩序之感。接着于漪老师顺势引导,让学生想象雨过天晴之后的清新,明快。这些都是学生平时所感受到的。寥寥几句话,学生就能跨越时间的阻隔与苏轼的诗中生活相遇,自然而然对诗歌的理解就更深刻。其实,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能直接利用生活经验,而且能创造性的利用经验,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所抒发的感情有时是超越了学生的体验的。如在讲解清·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诚然,我们今天的孩子对塞外生活中深刻的思乡深情是断然没有体验的,可是于漪老师也没有放弃入情入境。她果断的创设情境,她指导学生从“夜深千帐灯”一句中体会诗歌意境。对塞外的灯光没有体验的孩子们对夜晚的灯光,是有感受的。她就引导孩子从夜晚的灯光想开去,体会苍凉的塞北原野上,夜色沉沉下,密密麻麻的营帐中繁星般闪烁的灯光,还原那时战士的心情。 (二)入诗经于情 任何文章都是知、情、意、行的结合。[2]诗歌尤甚,自古以来就有诗言志的说法,诗歌是人们活跃的思想和丰富通灵思想的载体。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真正的好诗,他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之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铸,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诗人生命的字句。”因此诗歌教学必须陶冶学生的性情,把诗情传给学生。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真情呢?于漪老师的法宝是:用饱蘸激情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性情,激荡学生的情感比较、鉴赏、运用,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首先,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形成语感。中国的诗歌讲究平仄,音乐感极强,读起来琅琅上口。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就能感受言语,既而触发语感。作者的情感,也就悄悄的流溢而出了。语感是联系诗与情的桥梁,在诗歌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和夏丏尊在《文心》中有对语感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在语感敏锐的人心中,‘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与昼相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地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良好的语感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字面意思,而且也能捕捉到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二、 鉴赏、比较、运用 (一)鉴赏锤炼 诗的语言凝炼而生动,虽篇幅短小,却在有限的篇幅中蕴含更深广的生活,从而收到以少胜多,寓万里于尺幅的艺术效果. 中唐诗人贾岛在谈到炼字、炼句的甘苦时曾说:“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每句诗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结果。因此于漪老师的诗歌教学,很注重捶打语言,咀嚼语言的滋味。如在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中,于漪老师重点品味“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和“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抓住“心”与“身”的矛盾,体味作者壮志未酬,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报效祖国之心。于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还特别注重数字的解释。拿数字“一”来讲,有时作实,有时作虚毕业论文格式。例如杜甫的《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于漪老师讲授过程中,指出“一何”中的“一”是语气助词,用来加强语气,而“一男”,“二男”,中的数字都是实数。她指出诗歌中数字的灵活应用,是诗歌语言美的表现方式。 (二)对照比较 中学生学习特点是记忆速度快,遗忘速度也很快。针对这种情况,于漪老师在讲授一首新诗时,让学生注意和学过的诗歌进行比较,加强记忆。如在讲授张志和的《渔歌子》时,让学生回忆柳宗元的《江雪》和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进而让学生比较三幅图的异同。让学生明确同是写捉鱼,确是各个不同。有的是“出入风波里” ,江上捕捉;有的是“孤舟蓑笠翁”,舟中垂钓;有的是“鸟绝人踪灭” ,色彩单一;有的是“桃花流水白鹭飞”,五色斑斓。这样反复比较既能把同类的内容联成串,又能加深学生对学过的诗歌的理解。她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联想,从一个作品联系到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如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比较、鉴赏、运用,同时回忆王维的《渭城曲》、《终南山》,把学过的诗歌联成串,加深记忆。[3] (三)迁移运用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学习的迁移理论。贾德的概括化(类化)迁移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情况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4]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也希望类似的迁移能最大程度的发生。于漪老师在现代文教学中就成功的运用了古代诗歌。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时,她就先让学生回想,诗人杜甫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学生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她又问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呢?同学们背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她接着又问,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怎样描绘的呢?学生又背诵到,“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通过背诵诗歌,学生既感受到了春天的意境,加深了对现代文的理解,又复习了诗歌,巩固了古代诗词知识。使新旧知识相得益彰。 总之,她的诗歌教学,深探内容,把握精华,品味语言文字,反复咀嚼,联系实际,运用旧知,步步深入,使诗歌教学,如诗如画,让人陶醉于其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00761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