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杜甫《送远》审美赏析

时间:2023-12-28 11:58: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杜甫《送远》审美赏析

古文诗歌阅读 0523 1400



杜甫的《送远》是乾元二年(759)离秦州时所之作。诗歌表现了诗人远行后的孤独与寂寞,也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全诗如下:

带甲满天地, 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诗歌首联写道:“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带甲”即全副武装的战士。“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诗歌开始就描写了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战士,可以说,诗人用极有力度的笔墨,描写了一种威武的场面。这不但描写了威武雄壮的场面,同时也暗示了时代背景——安史之乱的时代。接着下句写道:“胡为君远行。”“君”这里是指诗人自己。“胡为”即何为,为什么。 如,《诗·邶风·式微》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这一句是诗人向自己发问。意思上是说,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为何还要“远行”?这里,不但照应了标题,也说明了事件(送远)。

接着颔联写道:“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一”即同一。“尽一哭”就是同声哭泣。这里上承“远行”而来。上句写“远行”前“亲朋”送别的情景。你看,诗人要远行了,亲友同声痛哭,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下句写诗人骑马告别。面对如此景象,诗人无言地跨上鞍马。可以说,此时此刻诗人内心伤感是不言而喻,这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凄凉。离别,在古代来说,也许就是永别,特别是又在兵荒马乱的时候,生死难卜。无奈啊,诗人已经是含着眼泪,告别孤城秦州而远去。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真是悲凄之状如在眼前。

接着颈联一转,写道:“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这里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上句是说,“草木”零落,时入岁暮。下句是说,“霜雪”飘洒,关河冷清。其中,诗人用了“霜”、“雪”、“清”三个意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岁月晚”的情景。当然,这也是诗人在远行途中所见。远行之途是如此寒冷,除了自然气候外,也与心境有关。真可谓是景语,也是情语。 于是,诗人在尾联写道:“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这两句又回到对亲朋相送的情谊的回忆之中,集中抒发了自己孤苦伶仃的感受。上句说,与亲朋“别离”虽“已”成“昨日”,下句说,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之情。这两句联系起来看,“昨日”离别,而今就产生孤独与思念之情。这里,诗人通过“亲朋”的深情与厚意,来反衬了离开“亲朋”之后的孤独寂寞。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远在他乡所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世风。

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前后照应,形成一体。其次,场面细致,感人至深。再次,虚实结合,增强抒情效果。第四,对比描写,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4f1587b8f67c1cfbd6b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