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苦吟诗人的诗心禅思

时间:2022-10-11 03:15: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代可谓登峰造极,而其受宗教的影响,给今人留下了不少飘逸,空灵的佳作。晚唐宗教的发展,致使佛教、道教此起彼伏,时衰时兴。文宗深痛儒学衰微,尝试有所振兴,然而积重难返,又为宦官所制,只能怅恨而已。武宗兴道灭佛,曾给予佛教以惨重打击,但他又迷信方士,妄求长生,最终服食丹药,中毒而亡。宣宗即位后,务反会昌之政,佛教重兴,其势力反比以往更炽。

自贞元之后,佛教禅宗特别兴盛。禅宗南宗自慧能以后迅速发展,逐渐压倒一切宗派,取得正宗地位。虽然与一般佛教相同,禅宗也把人世看作苦海,把世界看作空幻,但它不认为佛仅仅在“西天”而是坚持佛在各人心里。认为人只要脱离人世的因缘苦海,悟得自身的佛性,逍遥自在,便是成佛,而无需漫长痛苦的修行。禅宗宗旨,不外净心、自悟4字。净心即心绝妄念,不染尘劳;自悟即一切皆空,无有烦恼。能净能悟,顿时成佛。 晚唐苦吟诗人热衷功名利禄,一生中为科举及第,步入仕途而苦苦挣扎。由于生活贫寒,他们在应举求仕、流落江湖时,大都有寄食寺院的经历,与寺僧有着密切的交往。其中的周贺还与贾岛一样早年出家,有很长的蒲团生涯。

寺院的建筑多在山林。山水白云,风月鸟鸣的方外世界幽雅宁静,恰与纷扰的尘世形成鲜明对照。“我爱寻师师访我,只应寻访是因缘”(方干《题龟山穆上人院》,寺院既是文人读书应试的理想场所,也是游览与避世的世外桃源。在苦吟诗人眼中,僧人、寺院已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出世的理想世界,所以他们乐于与之往来。“不向禅门去,他门无了因”(姚合《寄郁上人》“入门愁自散,不假见僧翁”(姚合《寻僧不遇》“感时叹物寻僧话,惟向禅心得寂寥”(李频《鄂州头陀寺上方》。在这里,他们可以解脱世事,纾解忧患,消释烦恼,调节心灵。“诗言与禅味,语默此皆清”(喻凫《冬日题无可上人院》“静吟因得句,独夜不妨禅”(方干《寄石湓清越上人》

在心灵普遍皈依禅门的同时,禅悦成为苦吟诗人乃至晚唐诗人的共同归趋。僧禅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于苦吟诗人笔下。据初步统计,姚合诗中这类作品有61首,方干45首,周贺31首,刘得仁26首,马戴20首,李频15首,郑巢11首,顾非熊8首,姚鹄4首,就连任翻今存不多的19首中也有5首,可见僧禅题材在苦吟诗人作品中所占比重之大。 在与僧禅的交往中,苦吟诗人常为他们艰苦的修持,高绝的道行所打动,在诗中诉说着自己礼僧敬佛的虔诚,消解烦恼的渴盼,以及为不能割舍世缘,而对僧禅生活迟疑、空羡的矛盾无奈之情。儒佛兼修的姚合虽然在诗歌主张上强调遵循儒家诗教,标举“六义”和骚雅,但在思想深处却深信儒、释互通,二者在本质上并无多少区别。他在《赠卢沙弥小师》中云:“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明确表露自己儒释合流,以儒奉佛的观点。他的《寄白石师》在对白石师孤高绝俗生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深地仰慕之情:“白石师何在,师禅白石中。无情云可比,不食鸟难同。屦下苍苔雪,龛前瀑布风。相寻未有计,只是礼虚空。”首联“白石”,既点明白石师的住处,又象征其雅洁的情性。

诗人们与僧人交往的目的更多地还是为了寻求心灵的解脱,在《访僧法通不遇》中,姚合坦露了访僧礼佛的用意:“访师师不遇,礼佛佛无言。依旧将烦恼,黄昏入宅门。”访师礼佛,目的是要驱散烦恼。由于受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姚合后期的出世思想越来越浓厚,“闲来杖此向何处,过水缘山只访僧”《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他颓然自放,甚至厌倦世事,自觉地把禅宗作为自救的思想工具。吏事日纷然,无因到佛前”《送僧栖真归杭州天竺寺》他为吏事纷然,不能礼佛而焦急;“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送文著上人游越》“何计休为吏,从师老草堂”《寄元绪上人》,他要在彼岸世界寻找宁静和寄托。姚合深感“世事每将愁见扰,年光唯与老相侵”《寄陕州王司马》“自悲年已长,渐觉事难亲”《寄郁上人》,种种世间的困扰只有借禅才能得以化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a8f84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