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地位:第八单元常见的酸碱盐是初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本节的教学中 先学会定性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指示剂,再获知定量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的pH,为后面系统学习酸、碱化学通性打下基础,这样做既有利于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不会与学习酸、碱通性夹杂在一起,导致酸、碱化学相似性梳理凌乱,这正是把检验溶液酸碱性放在本章首节的原因。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的关系,会使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了解常见物质的pH,知道pH对生命活动及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交流中,能通过实验现象对问题初步作出正确的科学判断。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的使用,体会实验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兴趣,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酸碱指示剂与pH的检验方法 难点: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采用由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引入,并引导学生回顾已有1 知识,让学生产生联想和猜测,进而进行探究实验。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促进学生获取知识。 三、学法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做好引导,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中自主完成探究实验。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是真的吗》:吹气可让紫甘蓝汁变色引导学生回顾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验证。明确紫色石蕊溶液遇碳酸变红。并提出问题,紫色石蕊溶液是否只有遇到碳酸才能变红,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 2.探究实验,拓展思维。 活动一: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222页内容后进行分组实验。分别测定白醋、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遇到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的变化过程。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解决学生的问题,规范学生的操作。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初步得出结论,教师总结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提出问题:1.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用什么方法区分?2.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白醋和稀硫酸,用什么方法能区分开?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只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但并不能区分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活动二:pH的检验。 学生阅读223-224页内容后进行分组实验。分别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并做好记录。教师展示点滴板,引导学生废物利用,用小药瓶,饮料瓶盖等废弃物品来进行微型化学实验,树立绿色环保的化学理念。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解决学生的问题,规范学生的操作。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解决问题。1.pH试纸能否直接放入待测液中。2.pH试纸能否用水润湿。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知道pH试纸使用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总结,pH可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当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ce1e09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