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发展的历史进程 汉语拼音发展的历史进程2010-05-09 09:29我国最早给汉字注音,是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用两个汉字注出一个汉字的读音。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声母;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读音。这就是汉字最传统的注音方式。由于这种方法给每个汉字注音相当繁琐,此方法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汉语使用拉丁字母拼音,最早始于三百年前的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用于西方人向东方人传教及与东方人通商。他们给汉字注音的行为,主要目的是进行语言记录,但对汉语来说是汉语拼音的启蒙,大大促进了汉语的发展。清朝末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对汉语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审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确定为"标准国音",拟定了39个选自古代汉字的一套"注音字母",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三拼制,并于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了这套"注音字母"方案,这套拼音方案为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五四运动之后,优化汉字、统一汉语运动进一步发展。于1918年开始,汉语经历了罗马字运动,就是简化汉字,用罗马字代替汉字,但罗马字运动彻底抛弃汉字传统,没有充分考量汉字的历史渊源,国语罗马字始终没有走出知识阶层的圈子,没有在社会上普遍推行,它的影响仅是对汉字改革的一种探讨。现代汉语拼音源于近代以来在中国开展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员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人,与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郭质生合作,研究并创制了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写成并出版了《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中国拉丁化字母》。当时创制拉丁化新文字 其目的是,首先为在苏联远东的10万华工扫除文盲,其后在条件成熟时,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以解决中国大多数人的识字问题。创制拉丁化新文字得到当时的苏联政府的大力支持,苏联把帮助在苏联远东地区的华工扫除文盲,列为苏联本国的工作任务,有力推进了汉字拉丁化新文字运动。1933年开始,拉丁化新文字在我国大力推广。1934年8月,上海成立了"中文拉丁化研究会",出版介绍拉丁化新文字的书籍。接着,在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大城市都先后成立 了拉丁化新文字团体。拉丁化新文字的传播得到了文化教育界人士的热情赞助。1935年12月,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陈望道、陶行知等688位知名人士,共同发表文章《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认为这种新文字值得向全国介绍,使它成为推进大众文化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工具,这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一份革命宣言。毛泽东对于当时的新文字运动给予了积极支持,他 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写到:" 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新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宣布新文字与汉字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同年,毛泽东题字:"切实推行,愈广愈好";朱德也题字:"大家把实用的新文字推行到全国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开始研制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讨论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在1951年,毛泽 文字必须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经过八年多的东就指出:" 积极探索,《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2月11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此举措为普及拼音、统一国语、发展汉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汉语最大的变革,是汉语发展的一次大飞跃。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延续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时为止,历时近30年,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字改革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e83f67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