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2018考研心理学知识点:婴儿的心理发展(4)

副标题:2018考研心理学知识点:婴儿的心理发展(4)

时间:2023-10-20 00:4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言语的发展(一)
  1.言语发展的理论
  (1)习得(或经验)论:言语是习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①强化说(斯金纳)认为,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强化程序是渐进的。言语发展表现为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的增加。②模仿说(班杜拉、奥尔波特)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语言的。
  (2)先天论: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①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普遍语法能力(知识)的表现,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因而能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新句子,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②自然成熟说认为,生物遗传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语言获得是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最容易获得语言的时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之间。
  (3)相互作用论:言语发展是生理成熟、认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①认知相互作用论(皮亚杰)认为,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的一种,认知结构是言语发展的基础,言语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②社会相互作用论强调儿童与同伴或成人的交往的作用。

2018考研心理学知识点:婴儿的心理发展(4).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fP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