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 导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打碗碗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有一次,我拉着外婆的手,从水渠旁边经过,望见荒地上一片粉白色的野花开得正旺。走到近处,我才看清那花开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
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我放开外婆的手,蹦着跳着要去摘。不想外婆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好怪的花名啊,我第一次听到它。
“——谁摘了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外婆的话把我吓住了。花,有好看的和不怎么好看的,有鲜艳的和不怎么鲜艳的,可是从来没有听说有专让人打破饭碗的花。我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她脸上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过了些时候,外婆的警告逐渐淡薄了,好奇心却强烈地鼓动着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样让人打破碗的。
我背着外婆,摘了一朵打碗碗花藏在衣兜里。吃饭的时候,我端起碗,一声不吭地嚼着饭,心里紧张极了,只怕手中的碗像变戏法似的骤然破裂了。直到一顿饭吃完手里的碗仍旧安然无恙,连一条裂缝也没有,我才如释重负。这个重大的发现,使我再也不肯听信外婆关于打碗碗花的话了。我可以坚信不疑地说:“打碗碗花——不打碗!”
但是我始终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丑恶的名字加给它呢?要知道,它原是一种可爱的美丽的花啊!
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
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
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几个感叹句。
难点:有关词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投影、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指多名学生读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生自学课文
三、交流
1、通过刚才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句子:
走到近处,我才看清那花长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还滚动着夜里的露珠。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什么叫异样?你从哪儿感受到打碗碗花长得十分异样?
(色:好看,粉中透红;形:像碗,连在一起;趣:碗底露珠)
指导朗读句子。
3、展示打碗碗花图片,交流:
打碗碗花是一种()的花?
四、研究“将信将疑”和“自信不疑”部分
什么叫将信将疑?什么叫自信不疑?小作者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1、研究“将信将疑”部分。
自由读课文,找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信的?从哪些地方看出小作者是疑的?可以圈圈划划,也可小声讨论。
2、研读以下句子:
(1)外婆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
(抓住“急忙、连声、拉和感叹号理解并朗读。)
(2)“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3)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什么叫“郑重其事”?你能郑重其事地读读外婆说的话吗?
(4)花里头有好看和不怎么好看的,有鲜艳和不怎么鲜艳的,可我从来没听说有专门让人打破饭碗的。
(反复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将信将疑的心理。)
3、还有说明小作者“信”或“疑”的地方吗?
五、“自信不疑”部分
引:外婆的行为、语言让我觉得打碗碗花会让人打破饭碗,后来为什么又怎么知道不会打碗,而且是‘自信不疑’”?
研究“自信不疑”部分。(即实验部分)
(抓住一声不吭、骤然、紧张等词理解)
什么叫一声不吭?原因是——?
什么叫安然无恙?什么叫如释重负?你怎么知道的?
现在,让我们替小作者一起告诉大家:“打碗碗花,不打碗!”
(朗读指导)
学到这儿,我们还留下什么问题没解决?
既然“打碗碗花,不打碗!”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我们能不能给它改个名,证明它“不打碗”,或者为“打碗碗花”写个正名启示。
正在阅读:
都是什么惹的祸作文800字07-12
甘肃武威2018年考研报名流程【已公布】02-17
家长会后作文700字12-07
2018山东威海市文登区招聘劳务派遣制幼儿教师公告【80人】06-20
一张珍贵的照片作文600字09-07
2021年湖南药学职称考试成绩查询网站:www.21wecan.com中国卫生人才网07-21
顶岗实习周记范本【三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