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小学二年级语文《马上找到他》教案

副标题:小学二年级语文《马上找到他》教案

时间:2021-08-08 05:49:4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马上找到他》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马上找到他》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羊”字头,理解“马上、民警、钱夹”等词的意思。

  2、——通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讲读第1节,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1节。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8课《马上找到他》。“马上”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注意突出“马上”。

  (2)——读了课题,大家心中一定会产生疑问,课题中的他是谁?谁想马上找到他?为什么要马上找到他?

  2、——听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来听课文的录音。

  (2)——释疑。(“他”是丢钱夹的人;我捡到了钱夹,想马上找到他,免得他着急。)

  (3)——学习生字”丢、钱夹”。

  ①板书“丢、钱夹”。

  ②谁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学会这几个生字?

  用换偏旁法记:钱。用加减笔画法记:丢、夹。

  ③钱夹是什么?(钱包、皮夹)

  3、——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每句诗句。

  (2)——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用学习“丢、钱、夹”三个字的方法来自学其他生字。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划出的带生字的词语。

  (2)——重点正音:警jing您nin差chai理发fa

  (3)——记忆字形:

  用换偏旁法记:娃、难。

  用加偏旁法记:您、啦。

  用去偏旁法记:票。

  重点分析:

  警:上下结构,上边“敬”,下边“言”,民警是做什么工作的?

  街:和“行”比较,左中右结构“彳、圭、干”,什么叫上街?

  差:半包围结构。

  (4)——指名读课文,每人一节,读后评议。

  (5)——齐读课文,说说哪几小节是写“我”捡到钱夹的想法?

  5、——讲读第1节。

  (1)——指名读第1节,其余同学思考:我捡到钱夹后是怎么做的?你从哪句话看出来?

  板书:捡到钱夹交给民警

  (2)——“交给您”中为什么要用“您”而不用“你”?

  (3)——“我”把钱夹交给民警后,还说什么?

  板书:马上找到他。

  (4)——“马上”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他”指谁?为什么“马上找到他”?

  (5)——朗读指导。

  ①读好这句话,“马上”要读重音,在“马上”一词下加重音记号。

  ②这一段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听录音范读。

  ③学生朗读。

  (6)——背诵指导。

  ①让学生各自看板书试背第1节。

  ②指名背诵。

  ③齐背第1节。

  6、——书写指导。

  警:上下各占半格,笔划较多,要写得扁一点。

  您:书写时“心字底”写得扁一点。

  街:左、中略高,右略低,第二个“土”末笔改提。

  夹:注意笔顺,第二横靠近横中线。

  7、——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课堂作业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捡到东西要及时归还别人。

  2、——结合课文,理解“可能、也许、发现、出差”等词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2)——读准多音字:发fafa。

  (3)——背诵课文第1节。

  2、——学习第2节。

  (1)——这位小朋友捡到钱夹后,希望马上找到失主。可失主是谁呢?他就想开了。指名读第2节。其他同学用“——”划出是谁丢了钱夹。

  (2)——比较句子,理解“可能”。

  她是位妈妈。

  她可能是位妈妈。(加上“可能”表示猜想)板书:可能妈妈

  (3)——自读第2节,和“——”划出表示妈妈心情的词语。(板书:难过)“多难过”的“多”表示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

  (4)——妈妈丢了钱夹后为什么会这么难过?(因为妈妈怀里抱着娃娃,娃娃可能哭着要回家,可妈妈没钱买车票,所以心里非常难过。)

  (5)——看课文插图,想象妈妈当时的神态和动作。

  (6)——齐读第2节课文,把妈妈难过的心情读出来。

  (7)——小结本节课文的学习方法。(读、划、想、看图想象、感情朗读)

  3、——按照学习第2节的方法学习第3、4节。

  (1)——按要求自学3、4小节。

  ①用“——”划出“可能”的近义词。

  ②用“——”划出谁丢了钱夹。

  ③用““划出表示丢钱夹人心情的词。

  (2)——讨论、板书:

  也许叔叔着急

  也许孩子哭着

  (3)——理解内容。

  ①叔叔为什么着急?(因为叔叔出差到这里,丢了钱夹就没办法办事和回家了,所以他着急。)(结合理解出差)

  ②“我”为什么会哭着不敢回家?

  (4)——看图想象。

  仔细看课文插图,想象当时叔叔和孩子的动作、神态。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他俩的动作、神态。

  (5)——朗读指导。注意读邮叔叔着急、孩子害怕的心情。

  4、——学习第5节。

  (1)——齐读第5节。

  (2)——这一节和第1节一样,作者为什么还要重复写?(强调“我”想早些找到失主的迫切心情,说明“我”心中有他人。)

  (3)——感情朗读这一节。注意读出请求、着急的语气。

  5、——朗读全文。

  (1)——开头、结尾齐读。第2——4节指名3人各读一节,读出不同的语气。

  (2)——课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6、——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4、5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培养学生关心别人、拾金不昧的思想品德。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比一比,口头组词。

  夹()盏()难()

  来()钱()谁()

  漂()娃()去()

  票()蛙()丢()

  (2)——用“马上”说一句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中的小朋友捡到钱夹后是怎么做的?对丢钱包的人有哪些猜想?

  (3)——根据板书指导背诵。

  3、——总结谈话,导行。

  (1)——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如果你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会怎么做?

  (2)——小结:当我们捡到东西时,要想到丢失东西的人是非常着急的,要想办法找到失主,也可以把它交给民警叔叔或老师,让大家想办法找到失主。

  4、——课堂作业。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课堂作业3)

  (2)——填上合适的词,把句子写完整。(课堂作业6)

  (3)——用“马上”写一句话。(课堂作业7)

2.小学二年级语文《马上找到他》教案

  一、预设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理解“民警”等12个词语。会用“马上”写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捡到物品要设法归还别人,初步养成关心别人,同情有困难的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准多音字“发”;会用“马上”写句子;第2、3、4节孩子猜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孩子猜想的想象;字形上的难点有:警、难、街。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准备

  歌曲磁带《一分钱》、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1、听歌曲,揭示课题。

  (1)听儿歌《一分钱》。

  (2)讨论:这位小朋友为什么很快乐?

  (3)揭题:今天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拾金不昧的小雷锋。瞧,他正在跟民警叔叔说:“马上找到他。”(板书课题)

  (4)读了课题你脑海里产生了什么问题?

  2、听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听后质疑。

  3、自由组合自学课文。

  (1)数数这首诗歌有几节?“我”是去干什么的?

  (2)找出多音字,想想它还有什么读音?

  (3)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找出最难记的大家一起解决。

  4、反馈:

              fā()

  (1)多音字组词  发{

            fà()

  (2)读生字卡片,及时纠正读音。(齐读→抽读→开双人火车)

  (3)说说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学?难在哪里?怎么解决?

  重点分析生字:

  警:上下结构,上“敬”表音,下“言”。说说民警是干什么工作的?

  街:左中右结构;中间两个“土”,第二个“土”末笔要写提。“行”字两分开,中间两个土。

  钱:右边书空记形。

  差:羊字头。“出差”是什么意思?

  5、再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找找哪个小节是写“我”捡到钱夹后的做法?(1、5)

  哪几个小节是写“我”捡到钱夹后的想法?(2、3、4)板书:做想

  6、反馈后,指名朗读第二节。

  讨论:(1)“我”捡到钱夹怎么做?

  (2)用上“您”说明了什么?

  (3)看图想象:“我”把钱夹交给民警叔叔时,会说些什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我”想到别人?

  (4)请用“马上”说说句子。

  (5)指名朗读。“马上”读重音,用焦急的语气读。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抄写生字各3遍。

  (2)书写指导“警”上下各占半格,要写得扁一些。

  “街”第二个土末笔要写提。

  2、课后作业

  (1)比一比,组词:

  差()你()谁()盏()

  着()您()难()钱()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发现(fā fà)  理发(fā fà)

  出差(chāi chà)  差不多(chāi chà)

  第二课时

  (一)预设目标

  1、理解课文2、3、4节,想象“我”还会想到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准备

  表演的道具。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1)扩词:

  警——警察、民警、警校、警民

  钱——钱包、钱夹、零钱、钱财

  难——难过、难受、困难、难写

  (2)背诵第一节。

  2、研读第二小节。

  “我”把钱夹交给民警叔叔后,就去理发店理发了。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这个钱夹会是谁丢的呢?

  (1)自由朗读第二节。

  (2)比较句子,理解“可能”。

  她是为妈妈。

  她可能是位妈妈。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3)找出写妈妈心情不好的词语。(多难过)用“——”划出。

  给“多”换个词语。(很、非常、十分、挺……)

  看图想象说话:为什么妈妈会难过?指名情境表演妈妈的神态、动作及语言。

  (4)指导朗读,读出难过的语气。

  (5)师生共同小结学法:读→找→比较→想象→再读。

  3、小组互学。

  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学习讨论第3、4节。

  (1)读一读,找出“可能”的近义词,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上。

  (2)找出表示心情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上。

  (3)想象、讨论当时的情景。

  (4)朗读(重点指导,大面积练习)

  反馈后板书:也许着急

  也许哭不敢

  (5)如果是你捡到钱夹,你一定会想,丢钱夹的会是谁呢?请照课文的猜想说一说。

  (6)是呀,所以“我”越想越着急。于是,“我”转身又向民警叔叔跑去……

  4、学习第5节。

  齐读第5节。

  (1)这是“我”第几次向民警叔叔说?(第二次)说明了什么?

  (2)朗读语气与第1节相同吗?(比第一节更着急)

  (3)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全文,体会“我”的着急及心中有他人的好思想。

  6、指名情景表演。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同桌互读,进行评议。

  (2)在恰当的词语上打“√”:

  ①妈妈发现自己的小宝贝不见了,心里多(着急难过)。

  ②丁丁看见漂亮的金鱼死了,心里很(难过着急)。

  (3)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小朋友都在自己的位子上坐好了,()马上就要开始了。

  ②天突然黑下来,看样子马上就要()。

  ③请大家再等一会儿,王老师马上()。

  2、课后作业。

  自由组合,配上语言、动作、神态,排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一)预设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培养学生关心别人、拾金不昧的思想品德。

  (二)教学准备

  课堂作业本。

  (三)教学过程

  1、听写词语,集体校对。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3、指导背诵:

  民警叔叔——钱夹——找到他

  妈妈——娃娃——难过——车票

  叔叔——出差——着急

  和我一样——理发——哭

  4、总结谈话。

  (1)诗歌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学词语:拾金不昧)

  (2)行为指导。

  ①如果一个农民伯伯的钱被风刮跑了,你会怎么做?

  ②如果你捡到了别人丢失的东西,怎么做?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用“马上”写句子。

  提供情景:读书看报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字,()。

  上汽车看到老人,()。

  在路上捡到一支钢笔,()。

  看到天快要下雨了,()。

  (2)同桌互背全文。

  (3)复习音序查字法(见语文书课后第2题)

  (4)按课文内容填空(见语文书课后第4题)

  2、课后作业。

  (1)写近义词:

  可能——()马上——()()

  (2)读课文填空:

  丢钱夹的可能是位()的妈妈;可能是位()的叔叔;可能是位()的孩子。

  民警叔叔,我()一个(),请您马上找到()。

3.小学二年级语文《马上找到他》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查字典的方法且运用此方法学会读写生字12个

  (2)学会词语12个

  (3)理解“拾金不昧”的意思,体会“拾金不昧”的品格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拾金不昧”的意思,体会“拾金不昧”的品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谈话导入:

  a、学习一成语“引吭高歌”

  b、让范世伟老师为我们“引吭高歌”一曲《一分钱》好不?小朋友认真听听完后做两件事情:1。用掌声表示感谢2。讨论你喜欢歌曲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理解“拾金不昧”)

  理解课题,学习新知:

  揭题:今天我们也要在书本中结识这样一位拾金不昧的好孩子

  读题,从题目中你已经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这句话谁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a、师范读课文生听且划出喜欢的词,不理解的词打上小问号

  生自由读课文

  学生汇报反馈

  1、最难写,难记的字

  2、喜欢的词,句

  3、不理解的词句

  师生共同探讨

  字:fa()

  发

  fa()

  词:

  民警人民警察,有困难就找民警,他会帮你排忧解难。钱夹(实物出示)

  可能(也许)表示不能肯定的一种猜测

  出差因为工作需要到外地办事

  发现(发觉)看到或找到以前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用句子来说明)

  着急(焦急)急噪不安(用句子来说明)

  b、找学习的小伙伴完成查字典的任务。要求:合理分工共同完成

  (表现好的小组将会得到五角星)比速度比纪律(讨论时声音要轻)

  比质量(写字端正,正确完成)

  c、摘“苹果”(要让苹果掉到你们组的箩筐里,你必须会读,会写,并且能完成老师的提问)

  d、齐读生字、词语

  休息(趴在桌上,听轻音乐)边休息边“吃”自己组得到的“苹果”

  小朋友们现在舒服吗?那么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多的收获吧!

  e、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文中的小朋友猜丢钱夹的人会是谁呢?

  你觉得还有可能会是谁丢了钱夹呢?

  朗读指导:

  假设情景:你丢了钱夹着急吗?你捡到钱夹着急吗?为什么?读出着急的语气

  情景感受:文中捡到钱夹的小朋友也着急,他急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体会文中小朋友关心他人的品格读出关切的语气

  情感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小朋友吗?用你的感情来表现(朗读)自由读,交流读,个别读

  师生交流

  a、找一个老师或一个你喜欢朋友交流怎样读,用什么感情读。可以叫老师指导你读或你可以读给他听,和老师比一比谁更棒。

  b、把这首诗用自己的话讲成一件事给小伙伴听

  课外延伸

  a、当你捡到钱夹是你会怎样做?

  b、学习一首新诗(教师随意讲解,学生会读即可)

小学二年级语文《马上找到他》教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oPa.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