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作文]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考点:认知过程7

副标题: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考点:认知过程7

时间:2023-11-18 00:3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将于3月11日进行,请考生做好备考准备,迎接考试,小编在此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课程推荐:小编在此为大家中公网校课程,套餐、免费试听体验【>>点击查看详情】


【幼儿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小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中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命题点7:问题解决

  (一)概述

  1)概念:为达到目标状态采取的有目标的、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

  2)特征:目的性;序列性:认知性。

  (二)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1)发现问题: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把握问题性质和关键信息,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关键阶段。

  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分为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问题是抽象的还是与实际相联系的,以及问题的陈述方式。

  2)迁移,指已有知识经验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已有知识经验对问题解决有促进作用;负迁移是已有知识经验对问题解决有阻碍或干扰作用。

  3)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使用原有的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必然影响问题解决。环境条件不变时,积极的思维定势能够应用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反之,条件变化时,思维定势则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尤其消极的思维定势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一定阻碍作用。

  4)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5)原型启发。问题解决和学习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称为原型,即指个体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6)动机强度。学习动机会影响问题解决。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新东方网课推荐:2017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课程!!点击免费试听>>>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考点:认知过程7.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qX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