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金: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都低,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都高。
2、工业上制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3、工业上制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4、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Al3++3H2OAl(OH)3+3H+
生成Al(OH)3胶体有很强吸附性。
5、氧化铝:刚玉、红宝石和蓝宝石主要成分都是氧化铝。
6、将AlCl3溶液蒸干得不到无水AlCl3:
AlCl3+3H2OAl(OH)3+3HCl
加热HCl挥发,平衡右移动,得到Al(OH)3。Al2(SO4)3 溶液蒸干可以得到无水Al2(SO4)3,因为Al2(SO4)3水解得到硫酸但是硫酸不挥发。最后水挥发。
7、AlCl3·6H2O得到无水AlCl3: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8、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
9、氢氧化铝为_氢氧化物、氧化铝_氧化物
1、过氧化钠的颜色:淡黄色,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2、Na2O、Na2O2: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 碱性氧化物,它们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例都是2:1.
3、钠与有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融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呲呲的声音,最后溶液变红。
4、工业上制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
(1)俗名:碳酸钠:苏打 纯碱 碳酸氢钠:小苏打。
(2)溶解度: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3)相同条件下,溶液的碱性:碳酸钠碱性强。
(4)与酸反应:碳酸氢钠更加剧烈。碳酸钠慢,
(5)稳定性:碳酸钠非常稳定,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7)用途:碳酸钠:制玻璃、肥皂、纺织、洗涤剂。碳酸氢钠: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灭火器。
6、将钠投入到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在与盐的溶质反应。
7、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必须先用稀盐酸洗净,再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8、Na、K保存于煤油中。用多的钠、钾必须放回原试剂瓶中,金属钠着火可用沙子盖灭
9、不能使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有强碱、水解生成强碱的盐;不能使用橡皮塞的试剂有:强氧化性试剂、溴水、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10、焰色反应称为“反应”,但却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钠的焰色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观察钾的焰色必须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_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_结晶析出,得到_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_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
3.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
4.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5.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6.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7.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
8.应用水解、取代、加成、还原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
9.苯中混有已烯,可在加入适量溴水后分液除去
10.甘氨酸与谷氨酸、丙烯酸与油酸、葡萄糖与麦芽糖皆不互为同系物
11.裂化汽油、裂解气、石炭酸、CCl4等都能和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
12.苯酚既能与烧碱反应,也能与溴水反应
13.常温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_氧化物或_氢氧化物
4.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一定弱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8.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数目为0.2NA
11.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
12.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
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
17.向一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质量大于W×250/160g
正在阅读: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笔记08-12
2017党建个人工作总结09-20
欢欢喜喜过大年作文800字07-17
2018年河北高考时间:6月7日、8日6日下午可看考场06-03
英国移民生活须知手册05-11
温馨睡前故事长篇文字版【5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