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冬夜读书示子聿》

副标题: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冬夜读书示子聿》

时间:2024-11-18 16:0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件# 导语】课件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冬夜读书示子聿》,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5000多年,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文化上的,其中我们经常见到“古诗”就是这遗产宝库中一块无价之宝。

  同学们:我们以前在课堂上和课堂外学习过哪些古诗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回忆一下,现在请同学们背诵一下自己最喜爱的古诗。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记得,本学期我们刚刚学习了一首陆游的诗,《示儿》,谁来背一下,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指名说一下,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陆游写给儿子的诗:揭示课题:《冬夜读书示子聿》(指名读课题)

  2、简介陆游。指名读一下陆游的个人简历,在让大家一起读一下。

  教师再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宽,讲一下陆游一生爱国,作诗大多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活了80多岁,写了无数好诗,流传至今的有9000多首,是的多产诗人。

  3、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这里要引导学生根据“示”组词)譬如:指示、训示、表示、显示、示众等等,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说“示”的意思,进而说说诗题的意思)这里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体会。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训示自己的儿子子聿

  三、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听,再次范读,学生跟着读

  2、布置自读要求:(指名读一下)

  要求:(1)学生自己读这首古诗几遍,要求读通诗句,读准字音。

  (2)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词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

  学生明确要求后自己认真的练习朗读。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要求富有感情的朗读,

  检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等等。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作及时的评价指导。

  四、学习理解

  我们读好了这首诗,是否还想理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呢?

  1、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指名读第一行,说说关键词并理解一下:如:学问:读书学习。

  无遗力:不遗留多余的力。换句话说就是“用尽全部的力气”。

  指名连起来说一下这行诗的意思: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读书学习)是不遗留多余的力气的。或者古人学习总是竭尽全力的。十分的努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指名读第二行诗,说说关键词:少壮:年轻的时候;工夫:花了工夫始:才

  指名连起来说一下这行诗的意思: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指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做到及时复习巩固。

  2、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行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指名读读,说说关键词:终:终究、到底、毕竟。(可以通过组词理解如;终于、终究等等,通过比较说出终究比较合适)

  浅:肤浅、浅显。同样可以通过组词找出合适的答案。

  指名读读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很肤浅的。

  (2)理解第四行诗的意思。

  指名读读,说说关键词:绝:表示程度深,知:知道了解(两者和起来就是“绝知”:理解得透彻、深入地理解)

  此事: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

  躬行:亲身去实践(“躬”也可以通过组词解决如:从“躬”字字型去理解,再通过查字典解决)

  指名读读说说意思: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理解三、四行诗句

  指名读读说说意思。

  (4)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思考:三、四行有什么关系?指名说说

  师总结: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五、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读深入体会一下

  2、读了这么几遍,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从中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写下下来。学生自己写几句话,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这首诗告诉我们:

  (1)读书学习必须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2)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学问的人。

  相机出示板书

  六、指导背诵,默写。

  七、板书设计:

  书本知识

  冬夜读书示子聿真正的学者

  实践经验

  八、作业

  1、完成补充教材上的练习。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篇二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课文插图,想象《冬夜读书示子聿》所描绘的景象。

  4、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5、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文的热爱。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古诗,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意思。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领悟古诗所蕴涵的“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设计理念:

  1、赋予文本以生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新课程中的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指教者的创造性加工,赋予材料人文性,使之走向学习者。在教学中,先向学生介绍陆游,充满激情地告诉他们: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此时,《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不只是纸上的几行黑字,而是幻化成了一幅幅活的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愿意与文本进行对话。

  2、还课堂给学生,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应互交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时设计了“读通”、“读懂”、“读好”三个环节。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会变为主动地会学,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基于《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而且都是七言绝句,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相似,所以我将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作为重点,并在教学时有意让学生明白学古诗的步骤和方法,然后在第二课时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适当点拨的教学方法教学《观书有感》。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限度的激发,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学习成功体验后,会喜欢上古典诗文,从而喜欢上古典文学,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阅读品位。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以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为主,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第二课时让学生自学《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教学有四大版块组成:一是紧扣词语,读通古诗;二是读明诗理,指导运用;三是读出诗情,再现情景;四是背诵古诗,总结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在讨论中,学生学会了一种受益终生的读书方法,受到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又在课外学会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大家背诵自己喜欢一首的古诗。

  2、如果说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瑰宝,那么唐诗就是这个瑰宝中最闪亮的一颗!这是因为它不仅给我们营造了美的意境,还因为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向我们传递一种信息,一种启示!能把你从所学诗中的收获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吗?(随意指名回答自己的收获)

  3、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你们不仅记住了诗,更主要是因为你们还读懂了诗人。相信你们在今天的课堂上能有更多的收获!

  4、出示《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课文插图,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老师告诉大家,图中的老者是陆游,他旁边的孩子是他的儿子。

  5、你对陆游知道多少?

  是啊!从第一单元《示儿》一诗中,我们知道了他是宋代一位伟大爱国诗人,一生留下许多表现他忧国忧民的伟大诗篇,那么,作为父亲,今天他又会向我们展现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在插图旁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

  二、紧扣词语,读通古诗

  1、读通诗题

  要想知道,图中所讲的故事,还得从题目着手。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叫来小儿子教育他。

  2、读顺诗句

  陆游教育儿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从诗句中寻找答案。

  ①自由读诗句,学会诗中的生字。

  ②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停顿,诗的韵味。

  3、读懂诗意

  ①学习理解第一、二两句

  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始:才

  ②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③学习理解第三、四两句

  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

  ④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4、再读深化

  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老师根据小组代表的讲解,对发言同学纠正,帮助其他同学加深理解记忆。

  5、背诵古诗

  设计游戏,一名学生讲自己喜欢一句诗意,其他学生背诵它送对应的诗句。(顺序可以打乱)

  三遍过后,指名学生背诵

  三、读明诗理,指导运用

  1、你从陆游教育儿子的话中得到了什么收获?

  小组讨论,推选代表交流,做如下预设:

  ①要学习古人学习时的刻苦精神

  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的确,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

  ②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由“少壮”到“老”引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④小组代表交流,老师相机引导

  总结: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免得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注重实践。(板书)

  2、梳理所得

  听了这些同学的介绍,我想,你的脑海此时一定会浮现很多成语、名言或者故事吧!可以在书上空白处写一写。

  交流总结:

  ①是啊,就像大家说的一样,在诗句中包含着许多成语

  孜孜不倦不遗余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②在两句诗中包含着许多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生讨论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名言,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出示成语“纸上谈兵”

  小组讨论赵括为什么会失败?

  由此可见,诗中揭示的不仅仅是读书道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呢!

  引导学生明白: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④介绍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成功范例,如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的故事,技术高超的医生等。

  四、读出诗情,再现情景

  1、是的,只有做到了知和行的统一,那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问的人。(板书:真正的有学问的人)

  2、同学们,一首简短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仅仅用了28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像这样说明一个道理的诗,它和我们通常学得写景抒情诗是不同的,我们称它为说理诗。

  在这简单的28个字里,囊括着许多生动的故事,许多家喻户晓的名言,真可谓是千言万语汇成4句话呀。看来,为了儿子子聿,大诗人陆游可真是用心良苦啊!想想看,陆游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儿子子聿说呢?(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女生读、男生读。

  3、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插图所描绘的故事

  4.写一写

  有两个个孩子,都读六年级,一个姓张,叫张三,另一个姓李,叫李四。张三呢,他总是觉得学习太苦,太枯燥了,于是整天贪玩,成绩一落千丈。而李四呢,他觉得只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足够了,所以他只顾读书,从不参加班队活动。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这样做对吗?你能够结合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所积累到的成语、名言和故事,好好的劝说他们一番吗?请你以“张三呀,……”或者“李四啊,……”作为开头写一段话。(在两个人中,可任选择其一写一写。)

  五、背诵古诗,总结学法

  1、陆游在诗中教育儿子的道理,对我们的作用实在太重要了,让我们把这首诗记在心中吧!

  自由背,小组背,指名背,集体背。

  2、这节课大家学得比较好!你从这节课中除了陆游教育儿子的道理外还有什么收获呢?

  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的学习方法

  ①认识诗人

  ②读通古诗

  ③理解诗意

  ④领悟道理

  ⑤指导生活

  ⑥背诵再现

  六、作业设计

  1、朗读,背诵并默写《冬夜读书示子聿》。

  2、预习《观书有感》

  七、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真正有学问的人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冬夜读书示子聿》.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vZ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