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高等自学考试英语-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药鉴定学》预测考点【1-4】

副标题: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药鉴定学》预测考点【1-4】

时间:2024-05-05 03:4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考# 导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

作文7-600x400.jpg

【第一篇: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1.中药鉴定学: 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

  2.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3.中药鉴定学的任务: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历史任务

  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战略性任务

  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长期任务

  4.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中药品种的鉴定,指中药来源或基原的鉴定,即“正本清源”。是解决中药真实性和质量的首要任务。)

  a. 一药多源(贯众 6科35种);

  b. 形态相似,而误采、误收、误种、误用(白花蛇舌草-水线草)

  c. 正品短缺,以假充真(三七);d. 地区用药习惯(大青叶);

  e. 人为制假(广藿香)

  5.影响中药质量下降的因素:(中药的质量鉴定,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鉴定,是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

  a. 野生与家种(牛膝)b. 道地与非道地(广藿香)

  c. 采收期、生长年限、加工方法(茵陈)d. 运输贮藏(细辛)

  e. 人为掺假或非药用部位(龙胆、柴胡)

  f. 提取过的残渣(丁香)

  6.中药新资源的开发途径:a. 利用民间药和民间秘方开发新药(穿心莲、沙棘)

  b. 从古本草中发掘(青蒿素)c. 根据亲缘关系开发同科属新药源(山麦冬)

  d.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开发新药(麝香、灰毡毛忍冬)

  e. 药理与临床研究结合开发新药(展枝唐松草) f. 开发老药新用途(五味子)

  g. 扩大药用部位(忍冬叶)

【第二篇: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1.本草:是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

书名

成书年代

作者

主要特征

载药种类

《诗经》

植物药约50种

《山海经》

百余种

《神农本草经》

东汉末年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

365种,上、中、下三品排列

《新修本草》

李勣、苏敬

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

850种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唐慎微

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1746种

《神农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以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排列,始载火试法和对光透视法。

730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自立分类系统,按来源的自然属性分类,自然分类的先驱

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9幅

《本草品汇精要》

刘文泰

以苗、形、色、味、嗅记载性状特征

1815种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清代新增药物最多的本草 。冬虫夏草、西洋参等

《植物名实图考》

吴其濬

考证原植物和鉴定研究的重要典籍,附图最精确

1714种

【第三篇: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道地药材:是指人们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临床疗效高、传统公认的且来源于特定地域的名优正品药材。

  2.中国道地药材:东北的人参、鹿茸;浙江的“浙八味”;河南的“四大怀药”;宁夏的枸杞;云南的三七;广西的蛤蚧;四川的黄连;山东的阿胶、金银花;广东的陈皮。

  人参:长白山区和大、小兴安岭(山参),园参为:吉林、黑龙江、辽宁。

  三七:广西田阳(田七)、云南文山。三七的支根为筋条,根茎为剪口,余下主根为头子。

  金银花:河南密县(密银花)、山东。

  广藿香:广东省广州市的石牌

  3.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

  4.浙八味:浙玄参、浙贝母、浙元胡、浙白术、杭菊花、杭白芍、杭麦冬、温郁金。

  5.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

  6.四大藏药:冬虫夏草、炉贝母、雪莲花、西红花。

【第四篇: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1.传统采收原则:

  根和根茎类:秋冬季地上部分将枯萎或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倒苗较早的夏末采收(半夏、太子参)。

  茎木类:茎藤多秋冬采―首乌藤、忍冬藤;木类全年采―苏木,降香,沉香(心材)

  皮类:春末夏初,皮部和木部易分开;少数秋冬,肉桂

  花类:花蕾期―金银花、槐花;初花期―洋金花; 盛花期―菊花、西红花

  果实种子类:成熟时—五味子;幼果期―枳实;未成熟―枳壳;成熟经霜―山茱萸。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

  全草:茎叶茂盛时采收或开花期采收—薄荷;幼苗期―绵茵陈.

  藻菌地衣、树脂及其他类:根据不同特性确定采收期。

  动物药类:根据物种、生活习性或活动规律选择适宜方法。如诱捕、网捕、活体收集等。

  矿物药类:无季节限制,全年采挖,多与矿藏采掘相结合。

  2.现代采收原则:确定适宜采收期的三要素:有效成分的含量;药材的产量;毒性成分的含量

  3有效成分含量为高峰期,药用部分产量期,为适宜的采收期。(理想采收期)。

  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高峰期,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显著,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为适宜的采收期。

  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不一致时,以有效成分总含量、毒性成分总含量最低时,为适宜采收期。

  4.中药加工的意义:促使干燥,保证质量,符合规格等级,便于包装贮运

  加工的要求:形体完整、色泽好、香气浓、安全水分、有效物质保留多

  注:药材的干燥加工,温度一般控制在50-60℃。

  5. 药材加工通则:

  根及根茎类:除去地上茎叶、泥土和毛须,干燥;先刮皮或撞皮,桔梗、黄芩;质坚硬或粗者趁鲜切片,葛根;富含黏液质或淀粉者烫或蒸,天麻

  皮类:切段干燥。加工成卷筒状,如厚朴;刮去栓皮干燥,黄柏。

  叶及全草:通风处阴干;或捆扎后干燥(油、色)。

  花类:晒干、烘干或阴干(时间、温度,完整与色泽)

  果实类:直接干燥,如乌梅;切后干燥,如枳实;沸水微烫后干燥,木瓜。

  种子类:果实干燥后取出或直接取种子干燥;直接储存干燥果实,用时取出,砂仁。

  6.常用加工方法:拣;洗;漂;切片;去壳;蒸、煮、烫;熏硫;发汗;干燥。

  7.发汗:将药材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这种方法习称“发汗”。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8.不能洗的:质地疏松或黏性大的软性药材,水洗不宜长,否则不利切制(瓜蒌皮);种子类药材含有多量的黏液质,下水即成团,不易散开,故不能水洗(葶苈子、车前子);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薄荷、细辛)

  9.中药贮藏中发生的变质现象及如何防治:

  虫蛀:害虫侵入药材内部形成蛀洞或蛀粉的现象。防治:冷藏、高温(曝晒、烘烤、热蒸)、远红外、化学杀虫或气调养护

  生霉:指霉菌在药材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防治:水分控制(安全水分);温度控制(低温);氧气控制(密封)。

  走油:又称“泛油”,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的变化。防治:低温、低湿和密封。

  变色:药材储存不当,色泽发生变化的现象。药材具有固定的色泽,色泽是药材品质的标志之一。原因:成分氧化、加工温度高、久贮。防治:干燥、冷藏、避光。

  其他:自燃、挥发、自然分解、风化等。

  10.采收与药材质量的关系:中药的质量取决于有效物质的含量,与产地、生长年限、采收季节、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等密切相关。

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药鉴定学》预测考点【1-4】.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yy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