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导语】在古今中外的教育,人们对启发式教育都十分重视。2000多年前,东方有孔丘,西方有苏格拉底,此后还有不少教育家分别对启发式教育有过论述,作出过贡献。我国把启发式教育列为教学原则之一。以下内容是©文档大全网教育频道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纵观教育史,很多国家以前的教育都是注入式,没有把学生当主体看待,有的把学生看成瓶子,罐子,有的把学生看成收报机,教师与学生是收、发报机的关系;有的逼着学生学习,采用棍棒教育,认为棒棒下面成好人。这些作法和认识都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极端错误的。
启发什么?
人们往往要追溯到孔子的一段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这两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词。”孔子的这两句话表明他既注意在教学中进行启发,又注意进行启发的时机和条件。当然,我们不能等着学生愤和悱了,才去启和发,而应当通过教学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进入愤和悱的境地,为学生创造启发的时机和条件。
孔子所讲的启发教育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未能把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身也当作启发式教学的任务,这就使大批暂时还缺乏自觉的学生被排除在启发教学之外;另外对举一不能反三的学生,也应该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而不能停止不教,放手不管。
所以,今天我们所讲的启发式,就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譬如直观演示启发、问题启发、比喻启发、对比启发、练习启发等等。用这些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以此活跃思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既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激发求知欲望,发展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
启发式教学过程的实质何在?它在于既发挥教师施教的主导作用,又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即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实践和活动。
注入式恰恰相反,它把学生的头脑当作被动的空坛子,只教学生呆读死记和机械练习,企图把知识原封原样地填塞进去。所以注入式乂叫“填鸭式”。
启发式教学过程与注入式大不一样,它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乐趣。注入式则相反,使学生越学越感到苦恼。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开窍,使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增强,学习生动活泼。注入式是强迫学生呆读死记,使全部教学过程死气沉沉,启发式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自觉地掌握技能技巧,并通过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技巧来发展智力。注入式的呆读死记和机械训练无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反而养成只会硬记不会思考的坏习惯,越学负担越重。如何启发呢?
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启发呢?
有些语文教师给学生讲故事,讲了一半不讲了,要求学生按照各人自己的理解安排故事的结局,做一篇作文。结果,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写得很好。有的地理老师给学生一张暗射图,要求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画出从某地到某地最短的路线。由于许多人画法不同,讨论起来就很热烈。
从教学的角度看,老师掌握好一定的难度与一定的条件很重要。曾有一个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与秦少游成婚之日,苏小妹提出“闭门推出窗前月”要秦少游续出下联。命题的难度实在很大,三更鼓响,秦少游仍然答不出来。这时候,苏东坡知道秦少游太宭了,就给他一些条件,叫家人在水里投了一块石头。听到石子入水,看到水中的波光,秦少游的思路活了,于是对道:“投石冲破水底天”。下联联得太妙了。
我们当教师的帮助学生,也要学苏东坡的方法,要看准吋机,巧妙地在水里投些“石头”之类的东西,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当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碰到困难、发生矛盾时,这时候,我们的思维就开始进行了。因此,启发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创设问题的客观条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根据教学任务创设问题的客观条件,可以采用4种方法:
一是课前布置活动性作业(预习课文、观察自然现象、实地计算、作社会调查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教学上需要解决的问題。
二是在上课时,要把知识讲活,既生动具体,又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既有思想性,又有丰富多彩的形象,使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强一堆死的知识,而是一个无比瑰丽的诱人的知识世界。教师就象一个熟练的游山向导一样,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胜境。耍做到这一点,只有教师对教材的优美形式、深刻内容、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理解深透、掌握纯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学习习惯了然于脑,才能在课前依据教材特点、学生情况,组织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又能在课堂上根据情况的变化,相应启发、因势利导、驾驭得当。从而能够在学生不能回答的时候,启迪思路。
在学生体会肤浅的时候,导向深入。在学生理解错误的时候引向正确。在学生意见相持的时候,心中有底。教师在教学上必须废止“填鸭”式和枯燥的说教方法,善于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智慧,使学生脑子“开窍”。在课堂上肩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使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溶解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中,便于学生吸收。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精神状态是积极主动的,肯动脑子,把刻苦钻研当作一件乐事,那么,教学的效果一定很好,学生的学能力会不断提髙。如果学生的精神状态是消极的,不动脑子,不愿刻苦钻研,不管教师向学生灌输多少知识,布置多少作业,效果也不会好。
俄国19世纪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不是漏斗,学生不是容器。”一个干练的教师就应当是一个艺术家,他们教育学生,就要触动学生灵魂的心弦,使之受到刺激、兴奋、鼓励和安慰。
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式教育很重要.doc正在阅读:
2018年新疆高考数学文真题05-10
传承五四精神的初中作文三篇10-23
诗歌朗诵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诗歌朗诵主持词开场白模板07-11
甜蜜的2.14情人节短信祝福06-23
2018年上海杨浦成人高考考场规则公布08-18
2017年关于清明节的谜语大全及答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