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课推荐:2017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课程!!点击免费试听>>>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的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1.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
第一,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总之,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doc正在阅读: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12-23
百变的弟弟作文400字09-20
收获不仅只有幸福作文1000字12-08
背影作文800字12-29
读书的一件事作文500字09-12
吉林省2020年10月份自试考生报名防疫事项和9月份办理毕业的提醒11-03
2017河南长葛市教师招聘105人公告12-06
小学三年级写景写物的作文300字12-20
清明节小学日记400字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