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非子》中记载,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解围后,他最先奖赏了没有大功的高赫,群臣不服。赵襄子说:“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孔子听到对此十分赞赏.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主张( )
A行仁政B法先王C重礼乐D正其名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
2.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构,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他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构”。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 )
A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
B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的理论
C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
D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3
3.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汉武帝委任其为江都王国相。后皇帝祭祖之地发生火灾,董仲舒欲借机宣扬“天人感应”以告诫汉武帝,汉武帝大怒,将其打入死牢。后来董仲舒罢官免死,不敢再说灾异之事。这表明( )
A董仲舒放弃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B汉武帝拒绝“天人感应”学说
C中央集权不容儒家学者干涉
D皇帝垄断对“天意”的解释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4
4. 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B由不公平到公平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D由封闭到开放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5
5. 解缙十九岁中进士,后进翰林院,朱元璋对解缙“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他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纲常伦理成为治国手段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朱元璋有爱才如子情怀
D儒家思想重回正统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6
6.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
C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
D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7
7. 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核心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B早期民主思想开始出现
C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D古代行政体制日益完备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8
8.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中人之家,朝炊夕负米而入者,项背相望也。”材料表明该地区( )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C水陆交通十分发达D生活资料全赖市场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9
9.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
A比较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B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
C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D人们对于外国稻米的喜好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0
10. 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要进第九层地狱,但在但丁眼里这些只是轻微的错误,最多只需要进第一层地狱。这说明了( )
A但丁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
B欧洲社会普遍存在放纵欲望行为
C教会的说教无法阻止人性的觉醒
D放纵欲望的行为遭到人们的反对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1
11.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中写道:“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括,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体和灵魂.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材料主要反映了马丁·路德( )
A主张用暴力反抗教皇干预德意志
B认为罗马教皇是万恶之源
C为德意志民族利益消除教皇干预
D主张组成脱离罗马的教会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2
12.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这一“修正” ( )
A有利于缓和英国的社会阶级矛盾
B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C反映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思想
D直接促成了社会福利国家的建立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3
13.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这反映了牛顿力学( )
A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B推动了理性认识的发展
C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D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4
14.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
B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
C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
D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5
15.有学者在谈到某文学流派时说道:“他们热爱情绪或印象,情节或故事,耳闻目睹或具体经历过的事情,……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以及陌生而又久远的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据此判断,该学者谈论的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主义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6
16.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基于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英国政府还采取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类金融业务,英国的企业也通过资本输出的手段将英镑洒向了世界。材料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重商主义政策成就英镑的国际地位
C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D国际货币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7
17.188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州际贸易法》,规定任何客货运输商如果通过特别资费、折扣和返款等手段对同样的运输服务多收或少收运费,即视为不公正的价格歧视,应予以禁止,对违背本法者处以不超过5000美元的罚款。这一规定( )
A加剧了各州之间的经济矛盾
B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协调发展
C扩大国会的立法范围及权力
D取消了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8
18. 民国前期,有人曾与报人王新命谈论选女婿的标准,要求“三十岁以下,又成名又成业者,且非军人。”王回答说:“在科举已废的今天,三十岁以下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这反映出( )
A科举废除导致青年人仕无门
B战乱催生国人尚武精神形成
C时代进步推动婚姻观念剧变
D国家震荡致使社会权势转移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9
19.到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谷物产量只能达到战前的54%,棉花仅有6%,甜菜不到7%。工业情况更糟糕,工业产品仅达到1913年的1/7。人民陷入饥饿和生治困苦中。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 )
A政策调整迟滞对经济的负面效应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严重
C协约国的武装干涉破坏经济发展
D社会改革产生不可避免的阵痛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0
20.费正淸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记载:“西安事变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创伤性的插曲。公众的反应——表现在蒋介石被扣时极为痛苦和关心,获释时则是无比的宽慰和高兴——证实了蒋介石享有广泛的声望,” 使“蒋介石享有广泛的声望”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蒋介石发表讲话,宣布只需要一次战役就可以消灭红军
B1930年政府颁布了的土地法新分配农村的土地
C国民政府宜布孔子诞辰日为国定节日,恢复尊孔
D1936年农产品价格上升,经济逐渐好转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1
21.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迁往滇、川等地。由此可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工业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
B工业内迁是为了支持长期抗战
C内迁企业在国统区有较快发展
D内迁企业为西部开发作出贡献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2
22.清末1907年学部颁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只能入小学和师范学堂,并且男女要分校、分班受教。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使女子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
B《共同纲领》体现新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C《共同纲领》强调教育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生产劳动服务
D新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3
23.1963年底至1964年初,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指明了两大敌人即“两个大老虎,美国和苏联”,并强调必须团结绝大多数,以孤立敌人。材料内容提出的背景是( )
A中国国内阶级斗争尖锐
B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对抗
C美苏争霸中苏联优势明显
D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4
24.“大会指出,全国人民要继续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要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加强各级革命委员会的建设。要贯彻执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方针,……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由此可知,这次大会( )
A已有意把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B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C“左”倾错误在党内得以彻底肃清
D进一步强化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5
25.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认为:“多极主义与多边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观点。”这说明国际关系民主化可以( )
A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B促进各种文化趋向一致
C维护世界和平长期发展
D实现各国地位真正平等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英)约翰·W·梅森《冷战》
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三 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亨延顿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一览无余: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26.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1945-1950年,苏联为了自身“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7.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4分)
28.据材料三概括作者与亨廷顿的不同观点。分析材料中亨廷顿观点的实质。以史实论证“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6分)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7
材料一 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其次,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的进一步发展。长江、大运河是中国明清时期东西、南北两大通道。基于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开放关闭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不断推进,在云、贵、川、湖、广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在西北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如伊犁、哈密和西宁;在东北地区,沈阳一举成为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摘编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城市完全处于封建皇权控制之下,1908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与此同时,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
29.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特点的原因。(7分)
30.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6分)
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末叶以后,一批开明的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出异议。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来了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材料二 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历史学家兰克(1795—1886)认为国人是永远静止的人民,因而他对英国以强权打开中国抱着一种欣赏与喝彩的态度。其他德国文化人也几乎都小觑中国,蔑视儒学,“孔夫子”在德文中竟然常被人们有意与“糊涂虫”谐音混用。英国散文家汤姆斯·德·昆西(1785—1859)在他的作品《一个服鸦片的英国人的自述》中则带着更加厌恶的口吻描述中国。他说:“我经常想,如果被迫离开英国而住到中国去,生活在中国的社会和景物里,我一定会发疯。”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欧洲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3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谈谈你对17世纪以来欧洲人的中国观所发生变化的看法。(7分)
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从来没有比这个世纪更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虽然单是其工业化的速度和冲击,已使美洲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全球经济的超级霸权,可是在当时,欧洲工业的生产额尚超过美洲两倍以上,而重要的科技进展,仍旧主要是来自大西洋的东面。汽车、摄影和无线电最初都是从欧洲产生发展出来的。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美国《时代》、《财富》、《生活》杂志的创始人亨利·卢斯撰文说,20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这是美国作为世界统治力量出现的第一个世纪”。……时任国务卿的赫尔也说“美国深知自己可以强烈地影响为维护和平而建立的任何国家组织,由于这种影响日益增强,我们对安排战后世界所负的责任相应地增大了”。伴随着战争的终结,美国世纪终于到来。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等
3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成为“欧洲的世纪”的表现。(6分)
3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是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的,并加以简要评价。(6分)
29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表现:19世纪,欧洲完成工业革命,工业生产世界;世界主要的科技发明集中在欧洲;欧洲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扩张控制了世界上亚、非、拉广大地区,这些地区沦为欧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欧洲居于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欧洲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由材料一“(19世纪)欧洲……”可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并结合材料从经济地位、科技发展、世界贸易、市场地位、世界影响等多角度概括、归纳其表现。
考查方向
工业革命的影响和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解题思路
梳理、获取和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并概括、归纳要点即可。
易错点
梳理、提炼材料信息不够,没有适当展开而失分。
29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安排:美、苏、英、中等国成立联合国;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英等国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学生若答“扶植西欧,与苏联冷战”可酌情给分。)(3分)
评价:这些“安排”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稳定了世界货币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些“安排”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经济扩张。(3分)
解析
第一小问,由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二战后历史的相关知识,从成立联合国及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或扶植西欧、与苏联“冷战”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即可。
考查方向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和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解题思路
梳理、获取和提炼材料的有效信息并概括、归纳要点即可。
易错点
梳理、提炼材料信息不够,没有适当展开和按照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丢点、失分。
2017年海南高考历史一轮模拟试题及答案.doc正在阅读:
2017年海南高考历史一轮模拟试题及答案12-23
生产顶岗实习周记【12篇】05-29
2018山东滨州成人高考报名流程04-09
新概念英语一册课后练习答案Lessons25-2610-24
2017多人股份制合伙人协议书12-14
四年级上册记一次游戏06-16
2018社会实践报告优秀心得【三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