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报业管理信息化之路 徐 可 新的时代呼唤新型的报业管理。在今天经济水平大幅增长、社会生活日益丰富、人民阅读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报业的管理与发展受到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当今信息科技的蓬勃兴起,给中国报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更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考验。 今年是我国进入“十一五”时期的第二年。“十一五”期间是传统报业向新型报业转变的过渡阶段,是中国报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报业管理也必须走出一条高度信息化的道路。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国报业要实现六个转变,其中“由不切实际的外部制度模仿,向实事求是、精耕细作的内部制度创新转变;由以新闻纸为本位的传统纸媒体,向以原创内容和信息增值服务为本位的‘数字报业’转变”等要求,明确指出了报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因此,如何确定我国报业信息化走向,就成了摆在报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报业管理缘何呼唤信息化 报业管理信息化是报业管理的必由之路,是建立现代报社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之一。不论从当今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还是从管理信息化的自身优越性来看,发展报业管理信息化都至关重要。 首先,从我国报业发展的现状与环境来看 我国报业担负着“政治建设中的舆论导向作用,经济建设中的信息服务作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传播作用,社会建设中的共用平台作用,党的建设中的舆论监督作用”,这使得报业在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责无旁贷。可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据有关数据显示,持续10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自2005年上半年开始出现营业额、广告收入增长率大幅降低,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追根究底,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已进入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日渐明显。如何在这一巨大挑战面前从容应对?加强报业信息化建设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其次,从我国报业信息化发展历程来看 应用信息化手段发展和管理报业,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报社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会大为减轻;管理工作效率会大为提高,信息提供更加及时,业务办理更加顺畅有序;报社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会大大提高,从而使报社工作质量得到保证;在信息化带来的高效有序的工作节奏下,报社管理人员有更大的空间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总之,报社内部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为报社开拓和巩固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能提高报社应对市场竞争的整体能力。 我国报业信息化发展溯源 “告别铅与火,迈向光与电”,这是我国报业变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自上世纪80年代肇始的这场媒介出版革命,此后席卷中华大地,开启了我国新闻出版业信息革命的新纪元。1987年,第一张完全采用计算机组版、整版激光输出的中文报纸诞生,汉字电子激光照排系统和计算机排版系统走进大小报社,使中国报业开始摆脱印刷输出旧工艺的束缚。 随后,我国报业又实现了“告别纸与笔”的新飞跃,在编辑工作中引入了采编流程管理系统,采编流程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稿件采写、编辑、校正、组版等工作依靠电脑和网络完成,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全面提高了报纸内容质量、印刷质量和出版时效。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报纸广告蓬勃兴起,传统的手工管理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计算机广告管理、费用清算等功能被推上前台,带动了报社经营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进程。同时,发行管理的计算机化革命随之兴起,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一大批管理软件应运而生。 上世纪末期,互联网热潮在我国兴起,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压力,也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传统报业纷纷参与到网络传播的行列之中,启动了报纸网络版,进一步强化了报业经营与管理的信息化因素。目前,全国很多报社已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计算机网络,为报社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可见,经过近20年的发展之后,我国报业信息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伴随着全国报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报业信息化建设也将随之向纵深发展。 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考 中国报业协会电子技术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996―2005年,全国报业电子技术投资总额为15―16 亿元,而近3年,全国在电子政务方面的投资以千亿元计算;在报业电子技术设备投资方面,硬件投资占83%,应用软件和系统安全方面的投入比例较低;全国已实现数字化采编的报社占60%左右,采用数字化广告管理系统的报社占25%,采用数字化综合经营管理系统的报社占8%,采用发行管理、稿酬管理、人事管理、资料检索系统等其他数字化小型管理系统的比例更小。 一连串数字表明,我国报业信息化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朝着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一切都给报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析现状,我国报业信息化在今后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闻信息采编发平台,提高采编工作效率和质量 多媒体、多渠道的新闻信息采编发平台是实现报业多元化经营必需的技术支撑。今天,各种数字新媒体异军突起,为报业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新途径。因此,仅依靠图文和印刷的单媒体、单渠道采编发系统已经不适应未来报业发展的需要,建设高度信息化的新型采编发平台成为大势所趋。 二、进一步开发、应用报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报业发展开创一条低成本、高效率、高水平的新路径 在实施中要加强成本核算,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并加强实时监控、透明运作,建立一个涵盖采编、广告、发行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 三、加强“报网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模式相互促进,拓展平面媒体的网络信息增值服务 报纸的单一发行手段毕竟有限,要借助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手段有机延续纸媒信息,并为社会上不同类型的受众提供增值服务。 四、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安全防护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报业运营对网络的依赖性也逐步增强。而网络世界所特有的黑客、病毒等不安全因素时刻潜伏在未知之中,给各项工作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体系,按照主动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建立好信息安全的策略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预测体系,确保报社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为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报业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涉及到报社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投入。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信息化建设在改革运作模式、增强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对报社的员工整体素质、管理组织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信息化建设本身,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管理层及全体员工的信息化意识 在报社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自上而下形成信息意识、创新意识,报社管理者一定要有前瞻眼光和全局观念,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和报社自身发展需求出发,对报社信息化建设做出科学决策,把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结合起来,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重要性,有效提高报社的核心竞争力。而全体员工也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 2.建立完善的能够支撑起信息化建设的现代管理制度 管理信息化不是只靠添几台电脑、装几套软件就可以建成的,它需要与健全高效的管理制度相互结合、相互推动,才能真正发挥效力。要想实现信息化目标,就必须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合理统筹报业内部管理,使不同部门合理分工协作、信息交换畅通,实现采编、发行、广告业务管理的一体化。 3.尊重、培养并合理使用技术人才,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和技术人才管理体系 首先要肯定技术人员的才智与劳动,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为其事业发展提供条件,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同时,要培养造就懂管理的技术人才,一方面帮助其掌握最新科技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其学习新闻管理及现代企业制度,使其结合报社管理的整体与大局改进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10b784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