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宙教授 原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1985年赴美国,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名誉校长、教授、研究生导师,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montclair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stanislaus分校客座教授,时担任上海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上海科学与艺术协会理事,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美国纽约州亚洲顾问委员会顾问和美国u.s. business and education council 理事长。 最痛苦的时期 王大宙教授的父亲,是那个时代大名鼎鼎的老一辈美术家和教育家王挺琦先生。曾与赵无极,罗贯中,朱德群是同窗,是当时那一群人中最优秀的。王教授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受艺术熏陶,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也目睹了文学艺术的悲哀。中学恰逢文革出现,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唯一的出路就是文艺创作,时势造就了他这样的一代人。 在王教授的艺术生涯里,插曲无数转折颇多,回忆起当年遇到最大的困难,便是初到美国如何适应并融入全新的创作氛围。从小接受苏联社会现实主义风格的教育模式,禁锢于刻板的艺术表现形式,毫无生命力可言的艺术氛围。刚刚进入美国这个更宽广更自由的艺术环境,可以任意飞翔却飞不起来的痛苦,在他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当时后现代风格盛行,王教授能做的只是边教书边创作,异国谋生与文化差异造成的双重压力,让人记忆犹新。 大牌设计与大师艺术 王教授的另一个杰出的成就,便是与calvin klein,ralph lauren,,donna karan等一系列国际顶尖设计师合作,将艺术带入生活,开发设计了不少礼品、化妆品、家居用品。 当年参与这些大师品牌设计时,他是设计师中唯一一个华人面孔。王教授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出自他手的设计作品要做到独到、实用、无痕且忠于品牌。这个时候王教授会收敛自己的风格,更多的是延续原品牌的历史文化与产品形象,将设计做到了无痕迹,浑然天成。 对于一个好的设计师来说,设计需要有前瞻性。很多大牌设计师都是服装起家的,在更新速度非常快的时尚领域,设计前瞻性很重要也难做到,因为你很难揣测大家以后会喜欢哪一种风格,没有人会掏钱买一个设计呆板的香水瓶,也不是每一款香水都会成为经典。 更难做到的是设计出的产品持久耐用。比如汽车,它是你常伴左右的代步工具,为了确保你的爱车在合理的使用时间内安全、美观又实用,设计师往往要挖空心思却又不得不瞻前顾后。 《于无声处》 一战成名 1978年,王教授担任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于无声处”舞台美术设计,获得中国文化部奖及中国总工会奖,1979年参加了建国三十周年《上海工业展览会》展览设计。 舞台美术设计是王教授早期的工作,与个人艺术创作不同,舞美强调团队合作,观众不同则风格不同。舞台效果的设计需要根据编剧的剧本和导演的意图,推动剧情也打动观众。 《于无声处》之所以这么有名,既是和剧本有关,也与王教授的坚持与热爱有关。当时是义务工作,因为条件艰苦,很多人放弃了。只因王教授和另外两位伙伴坚持下来,才有机会把所能做到的最好效果呈现出来。和他自己的艺术之路一样,唯有坚持,才能有所作为。这也反映了当时他们那一代人发自内心的对艺术的热爱与激情,那时的人最淳朴最真挚,呈现的作品也更感人。 “生物艺术” 活着的艺术 2012年,王大宙教授的生物美术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将未被国人熟知的“生物艺术”介绍到中国。很多人开始对他产生好奇。 大家对王大宙教授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课堂,这也是他要带回新的理念,让大家知道,在美国都在做什么。 王教授回顾说,近代艺术史的发展,每一阶段的变革都离不开当代科学技术。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大家开始接触到人体解剖学,在绘画作品中看到了透视学原理的应用;18世纪,光学的出现影响了印象派的诞生,接着光谱艺术发展起来;19世纪,工业信息革命带动着艺术发展;直到今天,生物工程发生了重大变革,开始呼唤新的艺术形式。生物艺术的美学特征会表现得与众不同,它有生命力,是活的艺术,在不断的生长变化,同时需要被关心呵护。对艺术家的要求会更高,可能你需要生物学家的技术支持,甚至需要从工作室搬到实验室来完成,可以说是对当代美术和美学的一种挑战。 此次王大宙教授的生物艺术展览包含有丰富的艺术语言,有架上绘画、装置、素描、互动、新媒体、视频艺术和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将告诉人们生物艺术改变了艺术的功能与艺术家的职能;改变了艺术的欣赏与收藏;改变了艺术的展示方式与流通方式;改变了艺术的作业方式与生存方式;改变了文化和伦理的支撑点;改变了艺术的知识结构与技术结构。 显然,这种表现形式在美国更受欢迎。因为在美国文化中更喜欢新奇,有创意的东西,他们会去欣赏、认识和收藏。中国人会更倾向于接受主流审美,这也正是王大宙要带给大家视觉和意识上冲击的原因,将更多更新鲜的东西引入大众视野。 2015年,王大宙的新展将隆重上演,届时一定会成为喜爱先锋艺术者的又一场盛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11e56e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