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品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链接 嘉兴市第三幼儿园 唐燕迎 儿童的心灵是纯洁和易变的,他们需成人的扶持与教育引导。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道德方面的许多严峻问题,这些问题不免也波及到幼小的儿童身上。例如:社会转型带来的儿童道德价值偏离,信息技术袭来的儿童道德冲击等等,使原本难以显形的儿童社会性教育问题又设置了一条沟壑。此外,从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看,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由此引发的争执、争抢等现象普遍存在。儿童往往以自我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他们固执已见,很少与他人分享好的物品与成果,从而与他人和睦相处成为一句空话。在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受到威胁与影响时,他们的情绪或行动就会变得过快和过激,这样的反应在小班尤为突出。 传统的儿童社会性教育注重认知灌输、注重权威控制,注重“精英”式的美德教育,背离了儿童发展规律及社会性发展的本质。而身为儿童,他与社会活动环境发生作用的机会是有限的,在摒弃原有社会性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以体验生活的社会性教育模式是迫切的。而儿童文学作品正是架起了儿童生活体验与道德认知的桥梁,教师借助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的道德认知转变,帮助儿童调整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 正视这样的现象,卫生幼儿园戴士敏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阅读了一篇与儿童社会性认知相关的文学作品。将一个形象生动、情节变化单纯的童话故事引入教学活动。将一只小气、独霸的小熊带入儿童的视野,激起儿童道德认知的冲突。 童话全文如下: 故事:甜津津的河水 有一天,小熊有了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条小鱼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了起来。小鱼问:“小熊,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就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了起来。螃蟹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螃蟹也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乌龟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了起来,小乌龟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河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了棒棒糖要吃,可是周围一个朋友也没有,它觉得很孤单,它想要是身边有朋友一起吃,那该很热闹吧!于是,它就喊了起来,“小鱼,小鱼”。小鱼没有来。他又叫“小螃蟹、小螃蟹”,螃蟹没有来。它最后叫“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也没听见。它觉得难过极了。 借于上述童话,教师在以文学作品为载体,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我们可以做以下理解: 1、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激发幼儿的情绪体验 在教师讲述故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儿童的表情、眼神一直随着“小熊”的 情感变化而变化。他们因“小熊”找不到朋友而着急;他们因“小熊”想了办法还不能找到朋友而悲伤,他们更因“小熊”的转变找到朋友而雀跃。为什么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时情感会如此投入呢?美国文学理论家乔治·莱认为:“在他们接触文学作品的时候,甚至不能很好地将现实生活与艺术世界区分开来,他们时常将艺术中的塑造的人物、事件当作真实的现实来感知。”由此可见,幼小的儿童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转嫁于角色中,而角色的情感体验会直接影响幼小的儿童,这两者之间形成直接的对话与共鸣,这就为儿童社会性教育的有效性带来了可能。 2、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重视“分享 ”的移情训练 移情又叫感情投入,即我们时常提到的情绪感染与共鸣。让幼儿学会与他人 友好相处,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儿童学会别人的情感情绪。例:小熊一个人孤单吃着棒棒糖没有朋友,到小熊想叫朋友回来,但没有一个朋友搭理他,最后小熊把棒棒糖扔到水里,让伙伴们尝到甜津津的河水,小熊又重新得到了朋友,这一波三折的情绪变化,烘托了“分享”的重要性,幼儿将波折的情绪体验得充分、剔透。使幼儿在一路的情绪变化中,获得了“分享”的快乐,体验到“分享”的重要,移情正是可以使主体内部产生某种情感共鸣,有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形成正确的社会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23c9e0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