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概述 我国第八次中小学课程改革把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因此,学术界关于教学资源的研究也得以蓬勃发展起来。而对于中小学辅助性教学资源的研究,更是具有开启山林、筚路蓝缕的意义,值得密切关注。本文试图仅就笔者亲历及管窥,对近几年新兴的中小学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做一个概括性的描述。辅助性教学资源范围十分宽泛,本文仅就关于其中最普遍、最敏感、最需要回答的教辅的研究情况作出概括,以供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参考。 辅助性教学资源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的进行,始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专项研究课题《新课程中辅助性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研究》。该课题由北京修远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资源分社(即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学资源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研究,唐小平任课题负责人。课题组通过与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川省遂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等数省市多家单位合作,初步引起了全国一定范围内对辅助性教育资源研究的重视,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与总课题组共同出版了专著。 教育部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过程中,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教材选用与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在主要对教材编写、审定、出版、发行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围绕着社会所关注的中小学教学辅助材料进行了多方位的调研,形成了五十多万字的《中小学教学辅导材料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小学教辅资料能够引起教育部相关部门直接开展研究,足见相关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而该项研究的相关结论“教辅材料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不可或缺的”、“教辅对学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教辅材料的质量亟待提高”、“教辅资料的价格有待规范”等等,更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的。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期间,关于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的课题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为了延续和深化“十五”期间的研究,北京修远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手,用原专项课题名称《新课程中辅助性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研究》直接申报了“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并获批准,主持人是温彭年和唐小平。该课题在本规划期的重点是与全国各地方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区域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目前在四川、山西、湖北、云南、江西、甘肃、广东等省正加紧推进。由连秀云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优质教学资源的评价与推广研究》随即推出。该课题把研究的目标直指教辅的评价与推广,体现了非凡的学术勇气和良知。该课题组成员可谓兵强马壮。他们分别来自在全国中小学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品德等各学科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汇文中学等名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教材、教辅、辞书权威研发与出版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修远教育科学研究院等著名教育研究单位。目前已有阶段性成果问世。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室联合有关研究机构,也设立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规划课题《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的特点比较研究》子课题《新课改后各类教辅的特点比较研究》,主持人是陈晨。该课题把研究的着眼点锁定在教辅特点的比较上,可谓具体而独特。凭着人才和教材两方面资源的独特优势,定会有许多值得期许的成果。 “十一五”期间,地方科研力量对于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的关注与投入,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势头。湖北是一个教育强省,也是一个教育资源大省,其相关行动值得特别留意。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主持人刘青春),重点放在高中阶段辅助性教学资源尤其是教辅的研究与开发上。该课题除了有省教科所和省教研室的专家参与外,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了一大批荆楚大地各学科的一线名师,他们必将为本课题增色生辉。目前已组织全省上百所基地高中学校开展研究与试验,取得了初步的良好效果。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申报了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程资源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主持人范俊明),该课题着力于校本教材和校本教辅的研究,具有更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可见,一张覆盖湖北省市县校的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网正在快速形成之中。江西宜春、云南思茅等地市申报本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成功,无疑也是全国性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大合唱中的欢乐音符。 在这个五年规划中,还有一个动态值得欢迎。过去,教育行政部门和官员,对辅助性教学资源尤其是教辅的态度普遍的是非常复杂,非常暧昧,既爱又怕,时硬时软,客观上形成了行政的不作为或乱作为。而上述“十一五”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多数都得到了教育行政单位及其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的还得到了党政和人大的充分肯定与鼓励,甚至有的专家型的领导还亲身参与研究。《优质教学资源的评价与推广研究》的开题会,教育部和全国人大的好几位相关领导都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和鞭辟入里的意见。在湖北省委、省府召开的一次关于教育出版工作的全省电视电话会上,省领导对《新课程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课题组研发的《长江学典》和《长江考典》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把它们与湖北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强省的战略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对于一套教辅来自层面最高的一次高调表态。在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的全省高中实验基地校2007年度工作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省教育厅领导对集中全省力量加强辅助性教学资源学术研究、打造湖北本土优质教学资源品牌发表了重要讲话,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从这些表现中,我们感受到了领导层的开明与睿智,感受到了科学发展观开始在教辅领域得到贯彻与落实。 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正不断发展的一个值得欣喜的标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星球地图出版社、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修远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十余家机构,正在发起成立全国中小学助学读物研究会。相关专门学术组织的成立,必将推进研究工作规范、深入、持久、健康地向前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其课程论研究生研究内容中安排了关于教辅的问题,这在一定意义上预示着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课程对于中小学教辅研究的兴起与兴盛。 随着“十五”、“十一五”多项课题的相继开展,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最具突破性意义的是,“十五”相关研究把不登大雅之堂、讳莫如深的以教辅为重点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引入了神圣的学术殿堂,开启了正视、重视这一教育现象,也是文化现象的先河。初步打开这种局面,本身就是最大的成果!两个五年规划期间,研究者们从最基本的“辅助性教学资源”、“教辅”等概念的建立,到对教辅的基本功用、教辅的编写原则、教辅的评价标准、教辅的选择手段、教辅的使用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从对教辅现实状况的评判,到对教辅发展历程的梳理;从分省份、分学科、分群体的问卷调查,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统计学、社会学、课程论等开展理论攻关,填补了长期以来教辅研究的空白,初步勾勒了教辅的理论轮廓。他们发表了若干论文、出版了相关专著,有的专家应邀出席相关会议发表专题性演讲。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新课程中辅助性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研究》课题组还把关于教辅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第一次写进了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科教育学教材——《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永康主编)。并且该教材因为有了“助学读物”专章等创新性内容,本身又被教育部评定为高校优秀教学资源。通过这些载体,关于教辅的相关理论知识得到了较为及时而广泛的传播。 在这两个阶段的研究中,有的课题组不仅展开理论探究,而且还自主研发了实验性教辅图书,直接对教辅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比如《新课程中辅助性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研究》课题组编写并出版了中小学大型系列教辅《立体教室》,《新课程辅助性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课题组编写并出版了高中教辅“长江两典”——《长江学典》和《长江考典》。这些教辅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可嘉! 诚然,关于以教辅为重点的中小学辅助性教学资源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可喜的局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这仅仅还是开了一个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33a9ff8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