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家长制”是如何产生的——一个历时性的社会学分析 王建民 【期刊名称】《江海学刊》 【年(卷),期】2012(000)002 【摘 要】在传统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长制是乡土秩序得以维持的伦理基础,而近代以来的三种力量造成家长制的变迁和弱化:一是新文化运动撼动了家长制存在的文化根基;二是集体化时代的一系列社会与政治运动,以“解放”、“平等”等意识形态对乡土社会加以改造,促进了传统家长制的衰落;三是随着改革以来城乡社会流动的增加和市场主义意识形态的兴起,农村年轻一代相对于其父辈在知识、信息、经验等方面的“现代性能力”和个人主义意识增强,使传统孝道和老人权威受到进一步冲击.矛盾的是,虽然当前家长制已经消解,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平等主义的代际关系.在农村社会养老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父辈对子代的养老依赖依然存在,而年轻一代发号施令的“家长形象”愈加明显.可将这种新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称为“逆家长制”.“逆家长制”有诸多表现,其困境与城乡二元结构相伴而生. 【总页数】6页(P110-115) 【作 者】王建民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被动性“入场”与依附性“运作”:对一个国际NGO在中国工作过程的社会学分析2.在HI-13串列加速器上利用逆几何反应产生次级放射性核束的可行性研究3.一个公园休闲体育的历时性生态学考察与分析4.同位性“人称代词+一个+X”构式历时探析5.历时性研究:外宣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3ca108b35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