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具制作 提到自制学具,我们想到的往往是由于仪器缺乏才提倡“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事实上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能把学具制作仅仅看作解决设备不足问题的权宜之计。自制仪器是古往今来历代科学家的优良传统。任何一个科学预言必须用实践来检验。科学界许多重大成就在许多情况下就是伴随着仪器的成功设计而诞生的,大家应该想起赫兹为验证电磁波的存在而设计的实验。科学家也正是用一些简单明了的演示实验来说明自已的深刻思想。例如17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雷恩就曾用两个小玻璃球在英国皇家学会表演过碰撞实验,探索动量守恒的奥秘。自制学具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用自己制作的教具与使用厂家生产的器材来讲课,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使用厂家制造的设备,固然比较规范、比较精致美观,但是,使用自制的学具,却可以更能让学生明白实验原理。另外更重要的是:当学生看到那些用自己制作出来的设备服务于教学,使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会使学生觉得有成就感,容易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汤姆·迪肯(Tom Decan)著的中学物理教材中,他在讲述胡克定律时,就要求学生用新的裸铜线自制弹簧。他要求每个学生用1m左右铜丝,在圆铅笔上绕(25~30)圈然后每次用10克砝码将 弹簧拉长,做出记录,由此总结出胡克定律的基本思想。长期以来,在美国《物理教师》杂志上,一直开辟《STRING STICKY TAPEEXPERIMENTS》(线和胶带纸实验)专栏. 我国物理教学中也越来越认识到学具制作的重要性,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师范教育司把“制作学具”作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和简易仪器,开发低成本实验,是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那么该如何进行学具制作?学具制作和在课堂教学使用过程中有那些具体要求呢? (1)启发性 学具制作应该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要避免“高、大、上”的实验。制作的学具一定让学生能看懂它要说明的物理原理。 (2)经济性 自制的学具少花钱或不花钱,这样教具成本低,只要能达到演示效果就行。 (3)可靠性 自制的学具能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安全可靠、工作稳定。自制的学具并不是只做一次实验就不要了,也不是只求偶尔成功一次。学具应该能重复使用。 (4)直观性 学具是演示物理现象给全班同学观察的,不是一个人拿在手里的袖珍玩具。所以自制学具尺寸应该尽可能大一点。用八个字可以概括“尺寸够大,简单明了”。 (5)安全性 制作的教具必须有很好的安全性稳定性。不能有毒、有害、有放射性、不能发生爆炸、不能有锋利的边棱。 (6)趣味性 制作的教具做实验,如果像魔术一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最终搞清物理原理,就可以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就可以产生积极效果。 (7)实用性 自制教具的使用体现实用性,可以是为突破某一难点,也可以是为解决一道习题。用两个一次性纸杯制作水流星,用底部开孔的饮料瓶说明完全失重。 - 1 - (8)自主性 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能放手给学生自己去做,让他们在学具制作中体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要动手时,又不知从何处着手。自制学具之前首先要设计一下,设计思路主要来自: (1)课本实验改编。实验室器材中有一些实验效果,可视性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也要注意不要脱离中学物理教材。脱离了教材,任何具有深奥理原理的仪器,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失去意义。 (2)将复杂实验简单化或者换个角度进行。不要放弃一点一滴的改进。前人已经有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各种资料都有许多介绍,但是只要我们抓住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进行改进,也可以得到收获。 (3)习题尤其是江苏高考的实验题。例如:08年结合平抛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2年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麦克斯韦说:“一次演示实验所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虽然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投入的增长,使得学校的教学仪器日臻完善,但适时使用自制学具却能增强演示效果,起到意想不到的好作用。总之,自制学具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师生共同动手制作教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爱物理、学物理的优秀品质,还可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值得广大师生大力开展。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0e10c9a45177232f60a2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