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唐诗五首赏析背诵要领及记忆提纲(部编本)

时间:2022-07-25 23:1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上唐诗五首赏析背诵要领及记忆提纲(部编本)

一、野望

常识:王绩,初唐诗人。体裁,五律。

主题描绘一幅寥廓萧瑟恬静闲逸“山野秋晚牧归图“,流露了作者孤寂无依,落寞惆怅的隐者情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望“字点题,领起中间两联;”东皋“”薄暮“点明时地。”徙倚欲何依“化用曹操诗句,表现诗人政治上不得志的迷茫失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写望中所见,远景静态描绘,融情于景。漫山遍野,树叶枯黄,夕阳西下,层林尽染,一片萧瑟衰败的景象,烘托了诗人惆怅落寞的情怀。“树树、山山”叠词,写出山峦重叠、山林层层一片枯黄衰败中透露出安详开阔美丽;“皆、唯”副词,透露了”夕阳无限好,秋色无限美,只是近黄昏,只是将枯落“的落寞与惆怅。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颈联是在颔联秋色夕阳的静态远景的背景下的近景动态的特写。“驱、返、带、归”写出了山野牧歌欢欣、祥和、生机画面。和颔联构成一幅宁静祥和鲜活的“山野秋晚牧归图”。联系尾联,因作者无法融入其中,知音难觅,从而反衬出作者的孤独落寞。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首尾呼应,用典抒怀,山野里知音难觅,无法从归隐中找到慰藉,不由得怀念起古代隐士,含蓄的表达了苦闷孤独惆怅落寞的隐者情怀。

记忆要领板书

首联 点题总起 地点时间 化用曹诗 徙倚何依 失意迷茫 颔联 远景静态 叠词副词 漫山层林 枯黄衰败 落寞惆怅 颈联 近景动态 动词连用 牧归欢欣 宁静祥和 反衬孤寂 尾联 呼应用典 曲折抒怀 知音难觅 追怀隐者 孤独落寞

写法感情主题:恬静闲逸的山野秋晚牧归图 (反衬)苦闷惆怅 孤独落寞隐者情怀

二、黄鹤楼

常识:七律,崔颢,唐诗人

主题:写登楼览景吊古伤今所见所感,抒孤寂惆怅思念家乡之情。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写近景,引传说。登临凭栏,遥想黄鹤楼的传说,染上虚无的神秘色彩。“空”空荡荡之意,令人产生人去楼空、虚无孤寂的感觉。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写远景,上句虚,下句实,“去不复返,千载、空、悠悠“写出了岁月难再,抚今追昔,世事苍茫的空幻感。空,空自,徒然之意,传达内心的孤寂惆怅之感,为下文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的铺垫。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写日景,用叠词“历历、萋萋“写晴日朗照下的汉阳晴川、鹦鹉洲山川朗朗、草木繁盛空明悠远的画面,让游子顿生他乡虽美,惜非故乡之感,以乐写哀,反衬浓浓乡思。

描述画面凭栏远眺,朗日高照,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郁郁葱葱,好一派山川朗朗,欣欣向荣的景象啊。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写晚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雾霭笼罩,烟波浩渺,乡关何处,渲染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氛围,望着烟波远处故乡方向,怎能不引发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啊。

“乡关何处,使人愁“直抒胸臆,画龙点睛,余味无穷,直抒漂泊异乡的浓浓思乡之情。




记忆要领板书

虚写 首联 近景 引用传说 神秘色彩 空(空荡)鹤去楼空 物是人非 虚无孤寂

颔联 远景 虚中有实 吊古伤今 空(徒然)岁月难再 世事苍茫 孤寂惆怅 实写 颈联 日景 实写所见 晴川朗朗 草木繁盛 空明悠远 以乐写哀 铺垫乡愁 尾联 晚景 直抒乡愁 情景交融 烟波浩渺 乡关何处 渲染烘托 悠悠乡思

三、使至塞上 王维

作者:王维,唐诗人,画家,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体裁:五律,边塞诗: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写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勾勒出祖国边疆的壮阔绮丽的风光,表示了对守卫边塞,报效国家的唐军将士的崇敬,也表达了诗人被排挤漂泊天涯的悲壮而孤寂的情怀。

赏析:首联(单车……)叙事,写,交代事因行程,隐含受排挤的孤愤之情。

颔联(征蓬出汉塞……)即景设喻,一语双关,叙事(出塞)即景(沿途苍凉景象)“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颈联(大漠孤烟直……):描绘了一幅立体的壮阔雄奇“塞外风光图”号称“千古壮观”的奇句。诗中有画,从大处着笔气势磅礴。大漠平坦辽阔,孤烟“直” (坚毅劲拔之美,使人联想到大唐赫赫战功)上云霄,黄河滔滔东流,一轮“圆”(亲切温暖柔和)日高悬西天 诗中有画

立体构图天边落日、空中烽烟、地上河流、近处烽烟,远处夕阳,背景大漠。长河,东西;大漠:南北;大漠孤烟落日(上中下)

线条美面,大漠;纵线,孤烟;横线:长河;曲线:落日圆。 色彩美黄沙、红日、白水、青烟

意境美由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构成壮阔雄浑、气势磅礴的立体画,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凝练美“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尾联(萧关逢候骑……)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遇到侦察骑兵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边塞荒凉,此次出使路途之远。余味不尽。

记忆要领板书

首联 叙事点题 出塞问边 轻车简从 排挤 孤寂 颔联 即景比喻 沿途所见 蓬雁自比 飘零 孤寂 颈联 大处立体 壮阔奇丽 塞外风光 苍茫 孤寂 尾联 巧遇候骑 都护在燕然 荒凉遥远 敬仰 余味 诗中有画 雄奇壮丽 敬仰将士 悲壮孤寂



四、渡荆门送别 李白

主题以雄健的笔触描绘了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原野、大江、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长轴画卷,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又含初出漫游,领略祖国河山壮美的畅快豪迈),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依恋的真情。

首联交代行程,洋溢着激动心情。

颔联①绘意境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②品技巧大处着笔,以游动的视角写壮阔的景象,犹如一幅长轴山水画在读者面前展开;借景抒情: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


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③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颈联俯视,水中明月如镜,可见水的明静;仰视,天边云蒸霞蔚,如海市蜃楼,多么绮丽的比喻,新奇的想象。体现作者心情新奇、喜悦、开朗、陶醉。

尾联: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故乡水比作送别游子的母亲,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记忆要领板书

首联 叙事 点题 交代行程

颔联 大处 流动 壮阔长轴 气势磅礴 激动喜悦 豪阔激昂 随尽 入流 化静为动 空间流动 壮阔磅礴 万丈豪情 颈联 俯视 比喻 水月如镜 明净皎洁 开心陶醉 仰视 想象 云蒸霞蔚 神奇瑰丽 新奇喜悦 尾联 点题 拟人 乡水似母 万里送行 依恋思乡 情感:热爱赞美 畅快豪迈 依恋思乡

五、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现实主义诗人 “诗魔” 体裁:七律

主题:写西湖早春明丽的春色、浓浓春意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对西湖春色赞美喜爱之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交代游湖起点孤山寺北贾亭西,写春水漫涨,云水相接,大处着笔,勾画轮廓,境界开阔。脚字,拟人,仿佛濯足湖中,传神。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味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动静结合,有声(听觉)有色(视觉),写莺歌燕舞,草长花发的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争、啄写鸟欢快,迷、浅写花艳、草嫩,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家,争暖树说明春寒未退,啄春泥说明燕初来,渐欲、才能写早春花儿渐次开放,春色越来越艳,草刚长出短短的嫩芽,正勃发生长,这些都紧扣一个“早”字。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写陶醉在西湖早春美景中,流连忘返。表达赞美喜爱之情。

游踪:孤山寺—贾亭—白沙提

记忆要领板书

首联 游踪起点 大处着笔 勾画轮廓 春水漫涨 云水 开阔迷蒙 云脚拟人 颔联 动景听觉 莺歌燕舞 欢快热闹 春意盎然 几谁早新争啄 春寒未退 新燕初来 颈联 静景视觉 草长花发 欣欣向荣 春色迷人 乱浅渐才迷没 百花嫩草 初长渐开 尾联 直抒胸臆 再点游踪 最爱湖东 绿杨沙堤 陶醉流连 喜爱赞美 余味无穷 感情主题:西湖早春 景色明丽 生机盎然 喜爱赞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26353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