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危机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危机 艾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了8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会经历一个重要转折,艾里克森用危机表示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对于发展转折或是危机,有积极或消极的解决,积极解决有助于正常人格发展,加强自我。消极解决则削弱自我,影响人格正常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和环境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是8个发展阶段的危机: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 1: 年龄0~18个月, 发展危机:信赖——不信赖; 品质:希望。 阶段2:年龄18个月~4岁, 发展危机:自主——怀疑、羞愧; 品质:自我控制。 阶段3:年龄4~6岁, 发展危机:主动感——内疚; 品质:生活目的。 阶段4:年龄6~12岁, 发展危机:勤奋——自卑; 品质:能力。 阶段5:年龄12~18岁,发展危机: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品质:忠诚。 阶段6:年龄18~30岁,发展危机:亲密——孤独; 品质: 爱。 阶段7:年龄30~65岁,发展危机:产出——停滞; 品质:关心他人。 阶段8:年龄65~死亡,发展危机:自我整合——失望; 品质:智慧。 1.基本的信赖对基本的不信赖: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一阶段儿童最孤弱,对人依赖性最大。如果父母在此阶段给予抚爱和照料,婴儿就会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反之,婴儿得不到应有的关怀照顾,则会对人和世界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如果对婴儿的照料是有规律的,婴儿便会懂得不必担心失去可以信赖和照顾他的人,但若对婴儿的照料没有规律,态度反复无常,婴儿便会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父母的心情和态度同时影响了婴儿,例如,若母亲焦虑不安,婴儿也会感到焦虑,信任和不信任都会发生,但当婴儿形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基本信赖对不信赖的危机便得以解决。随危机解决而产生的是某种人格特征,这一阶段危机解决导致人格中希望品质的形成。这样的儿童敢于冒险,忍受挫折和失败,不会过多地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忧虑。 2.自主对羞愧与怀疑阶段:从18个月~4岁左右,这一阶段儿童形成许多技能,他们学会走和交谈,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控制大小便等。他可以自己"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便发生了与父母意愿的冲突。父母一方面要按照社会要求训练儿童、控制儿童行为,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儿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感,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则容易发展不良行为或自制力差。但若对儿童过分严厉、节制过多、批评和惩罚过多,则会使儿童产生羞耻和对自己的怀疑。因此,一方面应允许和鼓励儿童学习和做一些力所能及、有益的活动,也要对儿童的行为有一定控制,不是为所欲为,学会适应社会要求,但要避免过多责备和惩罚。当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怀疑,便形成意志的特征。儿童表现出自我抑制和进行自我选择,不屈不挠的决心。 3.主动感对内疚阶段:此期在4~6岁间。这一时期儿童的言语更精练、思维活跃、活动丰富。他们的求知欲更强并开始了创造性思维,富于想象与幻想,对周围人和事满怀好奇心,他们开始探究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个阶段,儿童进行一些不同的尝试,对性有特别的兴趣。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行为和想像力,理解和引导,儿童便会发展较多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形成追求有价值的目标即所谓"目的"的人格特点。反之,若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和想象力不能很好理解和引导,儿童被嘲笑、挖苦、甚至惩罚,则难以建立自信心,产生内疚甚至罪恶感,表现出被动和倾向于循规蹈矩的生活。 4.勤奋对自卑阶段:此期从6~12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儿童大多在学习。无论是在学校或是田野、工厂,儿童都会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胜任工作。艾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儿童所学的重要课程是"体验通过集中注意和勤奋努力,完成工作时的愉快"。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会产生一种勤奋感,为他在社会中满怀信心地寻求工作做好准备。儿童勤奋感的形成与父母和老师的态度有极大关系,如果儿童的努力得到赞赏强化,勤奋感便得以发展。反之若儿童的努力得不到关心,并受到责骂、嘲笑和反对,则使儿童产生自卑感和丧失信心。 勤奋感也有向极端发展的危险,即儿童过高估计工作的意义,过分重视他们在学习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认为工作就是生活,无视人类生活中其他重要方面。因而可能成为技术和工作的奴隶。所以,应该鼓励儿童学习掌握技能,但也不能忽视生活的其他内容。 5.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从12~18岁,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阶段。在前面的阶段里,儿童知道他们是什么,他们可能做什么,了解适合于他们的不同角色。而在这个阶段,儿童必须思考有关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确定自己的生活策略,努力方向。如果儿童做到了这一点,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发展为成人。 艾里克森指出:"成长中的青少年面对自己内部生理发育的飞速变化以及摆在他们前面成年人的任务,此时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把他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与他们对自我的感受进行比较,以及如何将早年培养起来的技能和角色与眼前的职业联系起来。"他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 然而,青少年期是一个多事的时期,青少年的身体迅速发育,对性的觉醒,对自我产生新的认识,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怀疑。由此可产生"角色混乱",表现为不能很好地选择适应环境的角色,没有明确生活目标和生活的意义,不清楚自己将怎样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形成"消极同一性",即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不予认可的角色。 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相应的是忠诚的品质特点,忠实于自己的信念,忠实于别人,忠实于社会。与消极自我同一性相应的品质则是不能承担正常社会角色,对社会的敌意或是对帮会的忠实。 艾里克森也指出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另外一些因素。例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政治的迅速发展变化,使得青少年早年培养的技能和角色无从适应。还有不同时代人群之间的观念差异,有一些成年人自己也不清楚他们的角色,观念模糊,故不能对青少年进行恰当的指导。在考虑青少年人格发展问题时,这些因素是值得注意的。 6.亲密对孤独阶段:此期大约在18~30岁,也称为成年早期。在这一阶段,发展了牢固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会热烈寻求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敢于与人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c7ce244b35eefdc8d3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