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培养方法

时间:2023-05-26 20:20: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培养方法

作者:曲佰军

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19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概念。体育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巧和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着眼终身发展,注重情感和品格的培养;家校共同携手,强化运动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突出养成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水准。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意义;方法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应该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体。具体到体育学科来说,核心素养就是运动认知、健身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要在教学实践当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就必须要认清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培养方法。 一、 体育教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断地丰富,学术界中已经对核心素养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学术界当中普遍认为,核心素养就是与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具备三层架构。第一层架构的核心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层架构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第三层是在学科学习当中形成的学科思维。这三个层面组成了密切联系的整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学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思维则是学科课程的灵魂,是学科课程和人的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这三个不同的层面都是以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的。

不同的学科性质与特点不同,学科功能也各有差异,学科核心素养自然会有所不同。体育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巧和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实现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即形成浓厚的体育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二是运动能力和习惯,即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具备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三是健康知识与行为,即基本的体育知识和科学合理的锻炼方式。 二、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 着眼终身发展,注重情感和品格的培养

学生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的培养都是以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基础的。只有学生从内心喜欢上了体育运动,愿意参与体育运动,才能不断地实现体育精神的感悟与增强。因而,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喜欢上体育锻炼;他们在形成了良好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育情感之后,就会自然地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如学生通过参加中长跑运动,会得到意志力的锻炼;通过篮球运动,会形成更强的团结协作能力;可以在乒乓球运动训练当中形成敢于奋斗拼搏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归入到体育品格的培养当中。在教学当中,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依据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如可以设计挑战性较强的体操类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敢于迎接挑战的品质;可以设计足球运动用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二是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教学项目,如对初一的学生可以选择情境性较强的体育内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三年级学生可以选择竞技类运动项目,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二) 家校共同携手,强化运动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主要包括基本运动能力、专项运动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三个方面。运动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不只需要学校教育,而且需要家庭的参与。因而在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明確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学生的年龄不同,运动能力的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应该依据对应的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对于刚升入初中的新生最好采用玩中练的教学模式,选择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的教学内容;对初二玩中学的教学模式,选择技能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对初三的学生则要采取赛中练的教学模式,着重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是提供模拟环境,落后三会教学目标。三会即会说、做做、会用,都是以技能学习作为教学目标的。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学生达到了这三会,才能说明其真正实现了掌握运动技能、具备运动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的方式,适当控制单元长度。如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不注重学生会说的做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所学的体育动作和体育方法;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不注重学生会用的做法,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的运动环境,让其通过实际应用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三是家校协同努力,促进运动习惯的培养。运动习惯的培养不只是学校的事,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如果父母喜欢体育运动,经常带领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或者自己不喜欢体育运动,但支持和督促学生经常参与体育运动,就会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学校在坚持精讲多练、少等多动的做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真正做到家校协同努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

(三) 突出养成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水准

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培养,重点是掌握科学的健身知识和健身行为。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是学生理解和感悟体育运动,自主参与健身活动的先决条件;健身行为是学生围绕既定的体育锻炼任务,有意识地采取的体育行为,是自主健身的载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升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水平,必须要突出养成教育。一是要将健康知识渗透到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如借助篮球传球教学引导学生掌握预防手指挫伤的知识;结合体操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并排除潜在的运动风险。二是适时适当地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识,更好地形成健康行为。 参考文献:

[1]陆秀云.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J].体育师友,2016395):30-32. [2]赵凤霞,程传银,张新辉.体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1):154-159.

[3]欧阳原.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J].教师,201720):65. 作者简介:

曲佰军,河北省南宫市,南宫市第二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42b8f6b8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