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文言文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可谓是煞费苦心。笔者任初中语文教师多年,也曾长时间苦恼于文言文教学,在多年的教学中也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究,也算有一些收获,现归纳如下,还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寓言;神话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浸润着民族智慧和精神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让学生接触简短的文言文,这也向我们一线教师传递了一个信号,即要加强文言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度地渗透文言文的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经典的文化,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任小学语文教师多年,在教学中一直在探究更为有效的文言文教学策略,以下仅分享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勤读好学,领童趣品 勤读好学,这一类文言则有《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学弈》和《古人谈读书》(三则)。这四篇文言寓理于一物,教学中趣品一物:品一萤、一针、一棋、一书;更格物致知:品勤之美、品恒之意、品专之要、品志之贵。 如《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学弈》这三篇文言的教学中,在初步了解文言大意之后,可以生成一个问题链(如右图):一问,你见过萤火虫吗?二问,这囊中萤火“照”见了什么,还“照”见什么?三问,如果你是车胤会怎么做呢?这三问,首先先在激趣中入境,然后在追问中不断分散儿童思维,体味“追根问底”的思维之趣、之美,最后反观自我,把单元语文要素——“人物品质”投射到未来自我成长之中。这三问,试图在努力达成汉·班固《东都赋》中所言:“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之境界。 课堂上,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答问,更应教会学生提问。因此在学生经历这问题链之后,还要推出一问:回顾刚才的品读过程,我们一起探讨了哪三个问题?此问,旨在总结学法,形成文言品读能力,学生在同类文言的学习中就可做到举一反三。如《铁杵成针》一课,一问,你见过针吗?二问,这溪边铁杵“磨”出了什么,还“磨”出了什么?三问,如果你是李白会怎么做呢?又如《学弈》一课,一问,你见过棋吗?二问,这局上棋子“弈”到了什么,还“弈”到了什么?三问,如果你是学弈之人会怎么做呢?如此,儿童学习在“异中见同”的过程中,悟得学习之理趣。 二、寓言神话,伴童趣说 寓言和神话,是儿童最最欢喜的阅读文体,因为这两种文体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诙谐和风趣。《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和《精卫填海》,就属于这一类。当这一类故事以文言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已有的阅读经验——有的来自学前的亲子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大意,猜读个别疑难字词。因此,课堂上教师重在善于鼓励学生切入故事的空白处,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拓展说话,把故事说得更为生动、更为有趣。通过“他说我听”“我说你听”等方式口耳相传,传承故事,启迪智慧。同时,要不断丰富“说”的形式,如“绘画连说”“情境演说”等,在哈哈大笑之余触发学生对为人处世的深深思考,领略文言魅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奇趣了然。 三、拓展链接,引导积累 司马光砸缸所以流传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代的人们用多种方式来记录这个故事。口口相传,代代相诵。这是中国的文化元素,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教学中,呈现多种文化元素,巧妙补充相关教学内容,在欣赏、熏陶、感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文化魅力。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从宋代到元朝,从元朝至明清,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代代相颂,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记录,如:雕刻、剪纸、水线画,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再来讲讲这个故事。 教材编写在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日积月累”部分,正是对本单元文本的一个思想性指导和价值观的提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呼应,形成知识链接,提升阅读品味。将诸子百家的观点与司马光的故事紧密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为人之道的传承:爱人若爱其身。《墨子》——若没有推己及人的想法,何谈急中生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从小就要有仁爱之心。这样的结合,将诸子百家的思想形象化了,将司马光的智慧形而上了,使教学有深度,学生有积累。 总而言之,文言文是祖国最古老的语言,它有着无法取代的文化价值和言语价值。文与白的比照,是学生文言学习之“起点”,意在给学生以手杖,伴其缓步而进;与诗的比照,是学生文言行走之“主线”,营造学习之场境,伴其诗意而行;文与文的比照,则为学生延展之“界面”,学以为童,伴其“善学”,伴其“乐之”。 参考文献: [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关于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J].时蓓蓓.才智.2017(11). [2]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陈学武.科技视界.2015(3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f0159a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