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23 20:08: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轼词两首》教学反思

《苏轼词两首》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2课。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二首》,选了苏轼作品中豪放婉约者各一,二首都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对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感慨;《定风波》以路上突遇大雨却未带雨具因此沐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淡定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确立依据本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高一阶段,学生在必修一第一单元掌握了现代诗歌,必修三了解了唐诗。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定了解。而现在的学生对西方文化、前卫文化了解甚多,而相对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上可以侧重于对词中文人情感的探究,进行文化上的拓展。 二、立足课堂

从上课过程来看,学生十分投入,朗读不够这是本节课最大的失误,讲课时自己心情比较紧张,只想着下一个环节该如何进行,忽视了这个诵读的重要性。这么短的篇目,应该让学生当堂就背会,经典诵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理解此诗,我让学生进行朗诵设计,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把诗歌读一遍,此环节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尽管他们的朗读还有所欠缺但从设计的理由上看,学生还是能够理解本诗诗歌教学避免面面俱到,有时!教师不讲还好,越讲学生倒越模糊,所以上课时一定要避免这一误区。学习诗歌的终极目标是把诗融入到自己文化血脉中,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前提是必须把诗歌青下来,并不所复习它,咀嚼它,直到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皆出此。在展示环节,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表达方面稍有欠缺,诗句赏析和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表达方面还应有所提高。 三、教学感悟

人的一生,不论他处于什么朝代,都难免会遭受风雨、不幸和打击。正所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以说,只要生活,就有可能遭受“风雨”,就有可能遭遇不幸。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当我们无法排解时,就让我们诉诸内心、诉诸文字。白居易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庄子也说过“顺适自然,则无物不可观,无物不可乐。”苏轼的洒脱正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点,学生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情感与生活交相呼应才会使学生更能体验作者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c0bc6b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