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5+2=0和2+5=0 教育学 葛程程 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王女士有个正上小学的儿子,她信奉快乐教育、民主教育,认为培养一个独立、智慧、有个性的人比成绩好更重要。因此,儿子虽然成绩出类拔萃,但由于比较“特立独行”而经常挨批,王女士也三天两头被学校请去。她今天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反感老师对儿子的评价。 可多年担任班主任的李老师却认为,王女士这样的家长过于相信自己的孩子,总觉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不公正、不全面,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淡化教师的评价。 “很多家长民主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溺爱。” 李老师说,这让本来应该成为合力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变成分力,不利孩子的成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很多学校和家长在互相抱怨,都认为是对方在弱化自己的教育效果,学校说是“5+2=0”———学校教育5天的效果还抵不上家庭教育两天的影响,而家长则认为是“2+5=0”———每周两天的家庭教育根本无法和5天的学校教育抗衡。 结果就是互相不信任,然后站在各自立场上“抢”孩子。 学校观点:家长一个细微行动就会让学校的教育白费。北京师范大学的刘伟教授说,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要经过“行为———习惯———性格(行为准则)”的过程。这一过程多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实现,但是,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场所,缺少现实性和真实性,教育多以观念的直接传输为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教育是脆弱的,生活中一旦出现与教育不符的行为,孩子本不牢固的观念就会动摇。” 家长观点:按老师简单的好恶培养让孩子心灵受伤。 不少家长介绍,老师喜欢的“好孩子”有两种:乖孩子和学习好的孩子。而在小学,老师更喜欢的是乖孩子。孩子被老师评价为“不乖”的主要表现就是:上课时手不放在背后、举手举得太高、有时不完成作业。 这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挫伤,“孩子还没有定型,他们的发展还有很多可能性,这么小就按照老师简单的好恶进行培养,孩子会失去想像力、创造力,成了流水线上下来的没有个性的机器”。 无论“5+2=0”还是“2+5=0”,结果都是“0”。这种争论对改变教育现状没有意义。教育是个连续的过程。互相指责、抱怨只会把问题变得更糟。 此现象源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 一、教育环境问题:在学校,学生做了错事,老师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学生做了好事,会在全班、全年级,甚至全校学生学生面前对其表扬,这无疑给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于是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朝着老师期待的、认可的方向去努力。在家,更多的是身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及发展。 二、教育方法不一致:在学校,优秀的作业尝尝被拿出来当作展品,学生也以此为荣,所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努力,但在家就会失去这种竞争的氛围,有些家长甚至从来没有过问过学生的作业。当然,有些家长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就坐在一旁看书、学习,让孩子有一种学习的安全感。 我认为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互通融,老师和家庭互相沟通。 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家庭教育对学生也有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在体现政治意志、宗教观念、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则等方面。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家庭是一个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对其终身施教的地方,家庭教育在家务劳动、个性意识的形成、生活习惯、道德行为的养成等方面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老师的教育方法可能需要质疑,但家长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也是需要反思的;孩子的生活习惯不好、喜欢撒娇等,这些还是归于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f796a555022aaea988f0f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