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时间:2023-03-15 18:29: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为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有效地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近年来,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在坚持传统的家校联系形式之外,坚持开办家长学校,还原家校联系的主角地位——家长、学生,结合实际,为家长提供更多、更好教育方法,有效提高了家校联系质量,实现了父母与孩子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然而现实德育、智育严重脱离,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以及德育工作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状,都给我们实施创新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赢: 我们知道,《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里明确提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它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它的的基本任务是: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所以,我认为,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不可或缺的工作。而今天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多数学校出现了以下不良的现象: 现象一:重“智育”轻“德育” 在现实教育中,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德育逐渐让位于智育,考分决定一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体制,虽然为国家培养了些人才,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有才无德的社会危险品。 现象二:课程的育人功效被忽视,无论是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还是初中的《思想品德》,都没有发挥出它们实施德育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更不要说语数其它科目了。使得德育教育成为空谈。

现象三:德育重校内,轻校外,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在农村中小学,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特别是受近年来打工潮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大量增加,家校联系、家庭教育这一块相当薄弱。在思想观念、教育方法、要求及预期目标方面,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做法不尽一致。有的教师甚至慨叹,“苦口婆心五天,抵不住双休两天”5+2=0

现象四:中小学德育方法陈旧,比如脱离生活实际、内容空洞,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不相吻合,缺乏感召力,以及重灌输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形式主义严重,甚至出现以罚代教的现象等等。 针对上述存在的种种现状和问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正确把握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积极探索,树立新理念,运用新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创新思维,更新理念,全面落实科学育人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国家大力倡导以德治国,积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号召下,学校教育的重点究竟在那儿,是继续“重智轻德”,还是让德育归位,真正实现“德育为首,德、智、体全面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基于此,我们认识到:“重智轻德”将顾了“小我”


而失了“大局”,顾了眼前,失了长远;只有真正全面落实德育为首,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科学育人观,我们的学校才有希望,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为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不求一夜成才,但求每天进步”教育理念,要求每个教师做到“用爱心启迪学生,用耐心帮助学生,用诚心鼓舞学生。只有观念的转变才能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教育教学中,德育不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学科,实现德育课程进课堂和德育在各学科渗透;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不再单以考分高低论英雄,而是以德、智、体等各方面表现为依据来综合评价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机制下,不仅教师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而且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过去那些所谓的“差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学校才能呈现出学生们比学习,讲团结、赶先进、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希望。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教育家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这些名言都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点,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强调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的观点:一是抓好“两课”即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常规课堂教学、讲座、课题研究、课外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深入浅出, 潜移默化。二是开发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注重学科渗透,发挥各学科课程育德优势。各学科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中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注重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这一宗旨。让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参与,真正实现每一个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设想。

三、充分开发家长资源,进一步加大家校协作的力度。

在多年的德育实践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与改善、家长资源的充分挖掘对学校德育整体工作的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充分挖掘、利用、整合家长资源,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可见,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家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的思想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又是时刻存在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耳闻目睹的直观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就成为了孩子德育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了。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有些家长的一些急功近利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方法和一些崇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做法,都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起到副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与家长配合起来,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家校联系卡、开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并作好学生在校的反馈情况,让老师和父母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确的指导。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连接纽带。只有家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四、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促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d9c0d6ad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