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酒国》中粗俗语翻译 1988年,莫言创作了长篇小说《酒国》。经过葛浩文的翻译,该部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对于《酒国》的英译本,大量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解读。然而,多数研究者通过选用某种翻译理论来对译本进行阐释,且讨论范围多为小说全篇,最终结论均为泛泛,内容也大同小异。 只有少量研究者寻找一个切入点。在研究者选用的切入点中,笔者发现并未有研究者选择从小说中的粗俗语来解读《酒国》,而粗俗语正是莫言小说语言的一大特色。 粗俗语翻译的研究已经逐渐从语言层面向功能和文化层面过度,但只有少量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笔者认为,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看《酒国》中粗俗语的翻译,能够为莫言小说的翻译引入一个全新的视角。 社会语言学认为人们选择的语言风格是由社会身份与场景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在分析对话当中的语言风格时,讲话者和信息接收者的社会身份都是关键因素。 社会身份由一系列因素共同决定,如性别、年龄、族裔等。而场景则可能会让对话的语言风格与讲话者和信息接收者本身的社会身份不匹配。 随后,笔者将《酒国》中的粗俗语分成三类,并论述了为何译者应当在同一分类中寻找对等的翻译。结合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笔者得出研究《酒国》粗俗语的三个角度,提出了翻译粗俗语的三步策略:(1)分析粗俗语对话双方的社会身份、场景和文学效果,辨别出主要的影响要素;(2)从功能角度区分粗俗语的类型;(3)在不改变粗俗语功能的前提下,力求在翻译中重现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这一粗俗语翻译的策略,笔者结合葛浩文《酒国》中粗俗语的翻译,探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葛浩文的翻译特点以及不足之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f9d233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