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文本解读

时间:2023-12-17 23:08: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与朱元思书》文本解读

1.写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仕途失意的知识分子便遁隐山林,通过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为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就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

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本文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断,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2.文题诠释

书,就是书信。《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但与一般的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该文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是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也许并非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是南北朝时的山水名作之一。

3.主旨

作者妙笔生花,为友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自然风光,并且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藐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隐居避世的高洁志趣。意在劝谕友人放下名利竞争之心,忘情天地大美之中。

4.内容解读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书信中的一段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一段景致。

课文中,作者总叙述了富春江奇秀丽的景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富春江的美景就是在这样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下展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行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


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下文自然就转入随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了。

平静的江水,水之澄澈,以至千丈深的水都能见底,游鱼细石看的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流。水流如疾剑,如奔马,势不可挡。夸张比喻中,水之异尽现。两岸峭壁,皆生寒柏,层峦叠嶂,争相竟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山之奇毕呈。然后从听觉写泉声、鸟鸣、蝉嘶、猿啼,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于是,作者不禁触景生情 ,自然流露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最后四句,依结在写景上。清幽淡雅,余音绕梁。

5.结构分析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名作,寥寥一百余字,把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篇幅短小,但讲究章法。

文章第一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第二、第三段分承“异水”“奇山”两个方面,围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揣摩,结构上脉络分明。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写景重点上,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点,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6.写作特色

别具一格的构思。文章没有出现人物,但又字字不离人物。它给读者设计的环境和气氛是:一只小船在富春江上顺流而下,作者于船上饱览风光。峥嵘的山石、浩荡的江水、挺拔的寒树、清厉的猿叫,给人以秀拔劲峭之感;漾漾的波纹、娓娓的游鱼、泠泠的泉声、嘤嘤的鸟语、久久的蝉鸣,显得清丽隽永,令人读后如入诗画。

浑然一体的结构。形声兼备。这篇文章时而山水之形显露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于卷幅,形声兼备,意舒情畅,虚实相间,共同表现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动静结合。“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禽鸟之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fd0d31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