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案例 四年级数学教案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属于数的运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实例,学习加法的运算律。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加法的计算中和演算中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 新教材安排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 片断一: 师:谈话:天气渐渐凉了,我们学校又要组织大家进行冬锻炼比赛了,冬锻炼比赛有些什么项目呢?看,同学们正在紧张的训练呢。 (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参加跳绳活动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 【反思】 从课堂的引入老师就以最贴近生活的冬季锻炼比赛为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学生提出了很多加法问题,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后面的学习。 片断二: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完成板书:17+28=45(人) 这两个算式都是求的什么?它们的结果怎么样?那你能用一个符号把他们连接起来吗?(等号)板书:28+17=17+28,这是一个等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个等式,在等号的两边,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反思】 在这样一个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举例、验证,表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从而达到经历过程,讨论提升,归纳概括的目的。结合律的教学过程则更多的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推导,验证的一个完整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145fef8a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