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

时间:2022-07-05 06:36: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单元 运算律

1 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

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比较厉害?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7+28=45(人)

活动一:观察发现,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

1.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 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 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3.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等号)

师板书:28+17=17+28 4)照样子写一写。

让学生试写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活动二:计算比较,初步感受加法结合律

1. 分别用两种方法求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追问: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把它写成等式吗?怎样写?


3)组织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28+17+23=28+17+23 4)加深认识、探索规律。

①课件出示下面两道算式,让学生算一算,判断下面的○里能不能填等号。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②组织观察: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这两个算式中,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追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及判断的依据。

第三小题既交换了位置,又改变了运算顺序,所以该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123题。

1)第1题中的最后一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2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这在过去的计算过程中有学习过,通过这几题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

3)第3小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每组中两题的联系。

比较每组中的两题,说说哪一题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a92970a7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