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 深入学习《泊船瓜洲》,通过诗后注释和赏析,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与价值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中的情节,进入古诗诗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1.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个人资料?(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出生于江西临川,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2.解课题,质疑课题。 (1)读课题,你是怎么知道“泊”读“bó”,而不读“pō”的呢?怎样理解这个课题? (2)对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交流学诗方法。 二、初读古诗,大体把握诗意 1.本诗的多音字很多,浏览古诗,怎样确定“间、数、重、还”的读音? (1)抽生读,谈一谈确定多音字读音的理由。 (2)抽生分别说其他字的解释,确定读音。 2.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默读古诗前两行,用“ ”画出来 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 (1)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了解这三个地点名词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师生合作画板书。 (2)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因此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3.弄懂了这个问题,诗意就一目了然了,同桌交流。抽生说诗意,知诗情,悟诗境。 (1)作者泊船在长江北岸的瓜洲,离家乡南京远吗? 就“远”与“近”展开争论,找出各自的理由。 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没有火车,单靠着双脚和一叶扁舟要翻越几重山和跨过滚滚的长江水,可谓是万水千山,可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般的近? (2)引读悟情: 因为作者心里想的是——故乡,脑里装的是——故乡,嘴里念的是——家乡,因此不觉得家乡远了,不由念着,生读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 情不自禁地吟着:京口…… 情深意切地念着:京口…… (3)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熟悉,作者的第二故乡南京,属于我国的江南地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这里都怀着深深的赞叹之情。你知道哪些描写江南的诗?在这首《泊船瓜洲》里诗人同样写了江南的美,聪明的你,觉得哪一句把江南写得美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哪个字,让你眼睛一亮? (4)而“绿”字前的“又”字我们得好好品一品,“又”代表“又一次”,家乡的哪些景物会循环往复,轮回地来来去去呢?学生练习说话:燕子飞了,又飞回来的时候,春天去了,又再来的时候,草儿枯了,又再青的时候。 (5)想想诗人曾经有哪些美好的生活。 三、知背景,入诗境 1.古诗学到这里,如果你是诗人同船共渡的朋友一定有很多问题想问他。学生再次质疑。 教师补充介绍资料: 公元1042年王安石曾入朝做官,后升任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一心想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谋福,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可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而当时的宋神宗摇摆不定,最后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皇帝又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 从这一段介绍中,你又知道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 2.诗人深知,这一去,一定凶多吉少,而年迈花甲的他,早已厌倦了朝廷的尔虞我诈,可只要让他去做宰相,他就一定去,主张变法改革,而他只要施行新政变法,守旧派依然会对他进行打击报复,他只能忧心忡忡,踌躇满怀,将这满腔的千般不愿万般不情,都化作叩问苍天,质问明月——这是发自肺腑的质问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158fd4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