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 同学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生)真善于观察。喜欢古诗吗?(生)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古诗三首。(板书)现在我们已经五年级了,从小到大,你一定接触过很多古诗,能说说平时你们都是怎么学习古诗的吗?(生) 2.从古至今,母爱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战国时的孟母三迁,到南宋的岳母刺字,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不同时期,但却都在演绎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其实除了故事外,古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有很多诗人也在他的诗句中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之情。这节课我们就用心去感受《古诗三首》中两首以母爱为主题的诗。首先学习第一首汪中的《别母》。(板书) 二、学习《别母》 (一)初读感知 2. 指生读古诗。 3. 的确做到了正确、流利,不过读诗我们还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味。现在请你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再与同桌互相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更有味道?(同桌互读) 4. 现在谁想试一试?(指人读)大家看,注意了节奏,再加上你的反复诵读,这古诗的韵味就读出来了。(板贴:朗读有韵律) (二)理解诗意 1. 汪中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也创作了许多诗篇,你们知道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吗?(录音配乐) 2.现在请大家再次默读古诗,借助注释,用心来品味一下,理解诗的大意。(生默读思考。)谁能讲讲这首诗的大意?(生汇报)借助了注释,再通过你的默读思考,就很好地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 3. 生汇报,师重点引导感悟,并渗透写法。 (1)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下雨、深夜) (2)就是在这样一个凄凉的雨夜里,你看到了——(母亲)还听到了——(说话)这就是话艰辛。(板书:话艰辛) (3)指导朗读:还记得刚才我们了解到的,汪中从小就由母亲一人抚养长大。可想而知,这艰难的生活,让母子二人的情更深,意更浓,而此时,儿子即将远行,母亲心中真是万般不舍,——(生读)此时,窗外细雨绵绵,而屋内这对母子却夜不能眠,只可惜这黑夜太短,不能把所有的知心话都说完,——(生读前两句)这两句诗人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了这离别的凄凉,让我们看到了母子二人依依惜别的场景,带着这份忧伤,我们再来读——生齐读前两句。 (4)此刻,儿子真的不忍离开——这个家,不忍离开自己的——白发老母。于是当他看到眼 1. 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生)生自由读一读,将诗句读准确而流利。(生自由读) 前的一幕,便想到了——出示后两句诗(指生读) (5)(出示“涯”字)看到这个“涯”字,你能想到什么?就请你再次用心来品读一下这句 诗,看看汪中此刻又想到了什么?(生汇报)这2句是描写现实的场景吗(不是)对,这是作者的想象,通过想象,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对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生) (6)天涯无边,旅途漫漫,归来的日子遥遥无期,而想念家中的白发老母,也只能在梦中相见了。谁来读?(指名读后两句诗)师先范读一下。(再指学生读。) (7)(出示整首诗)男生读前两句,女生接读后两句。我们看,正是由于你们细心感悟,已经将诗中的情感用你的声音传递出来,这就是品读悟诗情。(板贴) (8)在这首诗中,前2句诗人侧重环境描写,后2句又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虚实结合,烘托意境,描绘了一幅雨夜母子话别的情境,更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份浓浓的母爱。刚才我们已经读了很多遍了,现在就请你和同桌之间再来读一读,看谁能将这首诗铭记于心。 (9)谁能试一试?(指2名背)看,刚才大家通过反复诵读,已经将这首诗牢牢地记在了心里,这就是熟读成诵。 三、学习《游子吟》 正可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夜伴灯前念远游”。其实在感受这份离别之苦时,我们应该有更加深入地思考,那就是如何回报母爱。而这在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有了一个很好的诠释。(板书) 1. 请大家看,刚才在学习《别母》中, 我们共同总结出了这样几个方法:“在朗读中读出韵律,在默读中整体感知了诗意,在品读中感悟了诗情,最后又在熟读中完成了积累”,现在就请大家按照这几个步骤先自学这首诗,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老师。(学生合作学习) 2. 学生汇报 (1)朗读有韵律 按照这几个步骤学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你们学习的成果。谁能有韵律地读一读? (指生读,再齐读) (2)默读明诗意 ①大家读得真是很有韵味,那谁能借助注释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指1生说) ②这母亲将衣服缝得怎么样?那你们知道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吗?(生)师讲习俗。 ③一件游子衣,一片慈母心!你说,这样的深厚的恩情我们能够报答得了吗?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知道这是什么修辞方法吗?(比喻)对了,这里将子女的心比作了寸草心,又将母亲的爱比作了春天的阳光。这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3)品读悟诗情:带上你的体会,谁能感情情地读一读(2生读) (4)熟读能成诵 这首诗流传甚广,你们以前背过吗?谁来试着背背这首诗?(指1人背,生再齐背) 三、延伸意境,升华情感。 1.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因为无论在何时,我们都在母亲的心里,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所以临行前,我们有母亲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远行后,我们也会—— 生读。所以孟郊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生齐读。 2.大家看,在这两首诗中,《别母》侧重了母子话别的语言描写,而《游子吟》则侧重了母亲密密缝的动作描写,而这些,都属于情景描写。(板书)而且这生动的情景描写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母爱。(补充板书)所以,面对这份浓情,我们也会这样说:——(出示小诗)生齐读。 3. 从古至今,正是因为有了这浓浓的母子情,所以才有了白居易笔下的(出示,生齐读)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深深的思念,所以才有了周寿昌笔下的(出示,生读)正是有了那真挚的感恩,所以李商隐才会大声说(生读)请大家用心品味一下这几句诗,选择一句最喜欢的写下来。(生) 4.出示两首现代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这两首诗与我们学习的两首古诗又有什么异同?(生读,汇报)师引:古诗语言精炼,现代诗通俗易懂。由古诗发展到现代诗,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5.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这母爱的伟大,其实母爱无处不在。大家看,(师读课件)你又认为妈妈的爱在哪里呢?联系平时妈妈对你的关心,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看谁的诗最能打动人心。(生写,再指名读诗)如果有好的,就连在一起来读。 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亲情的庇护下快乐成长的。所以作为子女,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份亲情,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四、推荐阅读 大家还记得课前的2个小故事吗?一个是《孟母三迁》,一个是《岳母刺字》,另外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两首诗,一首是由唐代的僧人舆恭所作的古诗《思母》,一首是由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诗歌《纸船——寄母亲》(出示)希望大家在课下有时间可以上网或找一找课外书来读一读,相信读过之后你一定会对母爱有更深刻地理解与感悟。 古诗三首 别 母:话艰辛 (语言) 朗读有韵律 母爱 情景描写 默读明诗意 游子吟:密密缝 (动作) 品读悟诗情 诵读重积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53023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