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有效开展好区域游戏评价 教育随笔:如何有效开展好区域游戏评价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游戏气氛相对宽松,游戏形式多样,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更受孩子的喜爱。最近几年我们一直都在坚持开展有效的区域游戏,但是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往往只注重活动的一个过程,对活动前后的交流、讲评阶段总是弃而不用,或者是一带而过,这对孩子游戏经验的积累和游戏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那么,评价环节应该评价谁呢?应该评价些什么呢?应该由谁来评价呢?评价的方式有哪些呢?评价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评价应体现孩子的主体性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游戏活动,我们都要注重孩子的主体性,其实评价活动中也应该注重孩子的主体性,区域活动中,孩子才是游戏的真正主人,是孩子在游戏,游戏过程应该是由孩子来表达,不过就小班而言,由于孩子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弱,刚开始时可以由老师来进行总结、评价,后阶段可师幼共同评价。而中大班的孩子,大多都有表达的欲望,且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完全可以让孩子来自评、互评、师幼共评。例如:有一次区域游戏结束时评价活动的时候,我请孩子们说说:“今天你在哪里玩了?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候,蒋雨轩小朋友举手了,我请她来说,她说:“今天我在理发店玩的,我去洗头,周缀宇是洗头的师傅,他把洗发水真的挤出来,弄到我的头发上,这是不对的,我们只能假装是挤了洗发水,假装倒一下。”这时,张栩源小朋友也举手说:“是的,我们这里是做游戏,洗发水弄到头上怎么办,要到晚上回家洗头的。”孩子们都同意她们俩的想法,并且都决定以后自己不会那样做。教师应该是做好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对孩子的表达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那么如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评价呢?我们可以先让孩子在小组内交流,在这种人人参与的氛,让孩子畅所欲言,真正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 二、评价应提升幼儿更多的游戏经验我将区域评价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游戏开始前,一是游戏结束时。游戏开始前,我们会有一个导入活动,我们会带领孩子回忆上次游戏的情况,如播放前一次游戏的视频、图片,让孩子有一个经验回忆,回忆上次活动中一些好的经验,进步的点滴,当然也会回忆一些活动中的问题,有问题了,老师和孩子可以一起商讨解决的方法,而这个过程就是对孩子经验的一种提升。如:在一次“我当小医生”的游戏中,夏琼宇小朋友很喜欢当医生帮病人打针,可是他那天角色分配时,自己选择了当病人,一开始,他像模像样地当着病人,可是玩了几次后,他想当医生了,就自己去拿针给别的病人打针。在第二天我们一起回忆游戏情况的时候,有孩子提出说夏琼宇玩的不对,于是我们一起想办法,最终有孩子说:“如果不想当病人,要当医生,就可以和当医生的小朋友商量,交换角色玩,不能病人自己去拿针打针。”于是,那天再次游戏的时候,就没有再出现这种情况。游戏结束时的评价,是对本次游戏的一个小结,积累当前的经验。如:益智游戏玩杯子的活动中,很多孩子都是用纸杯比赛谁叠的高,不会掉下来,而马启航小朋友有了一种不同的玩法,他将两个杯子角度不同地叠成了一个话筒,在自我评价环节中,我请他来说说,我先问他:“马启航,你今天在哪里玩了呀?玩的什么?怎么玩的?”他告诉大家:“我在益智区玩的杯子,不过我和别人玩的不一样,他们都是比赛谁叠的高,我是自己这样放,做了话筒,后来好多小朋友跟我一起学的。”很多孩子都给了掌声,大家都学到了不一样的经验,所以说评价这个平台促进了孩子们能力的发展。三、评价应让孩子学会归纳、总结评价活动不光要注重孩子们的主体,还有重视孩子们的体验。在评价中,我们经常会用这样的语言来引导孩子,“今天你玩的区域里,有没有发生特别的事情?”“你在区域中游戏碰到什么困难了吗?”“后来怎么办的?”“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等等,来促进孩子的交流。活动中,我们老师会观察,发现孩子碰到困难经常会去介入,其实可以稍作等待,不要急于将答案告诉他,等到评价的时候,让孩子来说,一起想办法。如:在建构游戏中,吴誉恒小朋友用塑料积塑围了一个圈,他是想做一个项链,可是由于积木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他的项链在头上套不下去,急的都要哭了,我看在眼里,请小朋友和他一起想办法,有几个孩子把自己的积木借给他,终于拼大套到脖子上了。到了评价的时候,我请吴誉恒小朋友来说说他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等他说完,我又接着问:“小朋友,大家再想想,我们除了刚才这样大家送积木帮助她的方法,还有什么办法吗?”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举手发言:“老师,可以把积木拆开一点,围在脖子上,再请小朋友帮忙装好。”“可以把它变成两个手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65344c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36.html